小将挥刀磕开长枪,随即展开反击,大刀挥舞之下划出一道璀璨的银弧,直劈赵云肋下。赵云眼疾手快,抽枪挑开刀锋,化解了这一攻势。
小将见状不甘示弱,抬刀直劈赵云脑门,赵云侧身一闪,避开刀锋。随即长枪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直刺其面门。年轻将领反应迅速,翻转刀杆,用刀面挡住了枪尖的攻击。
两人错马而过,这小将喃喃自语:“没想到这人如此厉害,这场战斗,真是亏大了。下次出阵,得让他们加钱才行!”
言罢,他连忙策马反击,大刀上下翻飞,攻势凌厉。赵云则以灵动的枪法应对,枪影如织,时而刺出,时而收回,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只见赵云银枪一震,枪尖宛若灵蛇吐信,疾刺小将心窝。小将大刀猛然挥劈,将枪尖震得偏离轨迹,反手再次横劈,刀锋携着狂风呼啸,直取赵云肩头。
赵云身形微侧后仰,躲开刀锋。随即长枪如影随形,瞬间划过一道银色闪电,枪尖在小将胸前留下一抹浅痕。小将浑然不惧,冷哼一声,大刀舞动,犹如猛虎下山,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战斗已经持续百余回合,场上大战的两人皆已汗流浃背,但二人斗志依然昂扬,战意愈发浓烈。
战斗继续,两人再战一百回合,仍旧难分胜负。周围观战的将士无不目瞪口呆,惊叹于这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张固目睹此景,不禁眉头紧锁。刘繇麾下竟藏有如此悍将?难道是太史慈?可又不太像,张固记得太史慈善用长枪。而这人是用刀的。甚至其刀法已经快要与黄忠、关羽持平了!
除非……张固灵光一闪,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惊人的可能!
那位在神亭岭上仅现一面的曲阿小将!他曾以一己之力,力敌程普、黄盖、陈武、韩当、蒋钦、周泰等十二员大将,勇猛无比。倘若真是此人,那他能与赵云平分秋色,便也合情合理了。只可惜,《三国演义》中对他仅是寥寥数语。这位神秘小将,究竟姓甚名谁,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那边的激战仍旧如火如荼,猛然间,赵云策马挺枪,朗声道:“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鏖战良久,汝是何人?报上名来!”
小将闻言,高声应答:“吾乃丁修,字叔治!军中好友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加钱居士。赵子龙,你的枪法——真乃出神入化,流畅无比。怎么说呢,用两个字形容——很润!”
……
(关于曲阿小将的设定,请看作者说。写了很长一段话,就不在正文里水字数了,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