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不同于华夏文艺片

手绘分镜稿,几乎每个导演在拍戏前,都会画出来。

因为手绘分镜稿是导演与摄影,美术师沟通的桥梁。

如果导演只是在那干巴巴说想法,摄影师和美术师很难理解导演的意思。

可有了手绘分镜稿,那摄影师和美术师就能理解导演的想法。

当然,几乎每个导演在拍戏前都会手绘分镜稿,指的是现在的导演。

日后,跨界导演太多了。

也不是说跨界当导演就一定不行,跨界当导演,要是去学院学过基础知识,那还好说。

可很多人都没学过,也没去剧组学过怎么拍电影,连基础都不懂,就当导演。

他们想独自画手绘分镜稿,那也做不到,没有专业功底,他们画不出来。

如果想画分镜稿,那就只能找科班出身的副导演,导演说,副导演画,副导演没理解想法,那就继续画,直到画出来为止。

现在的导演,手绘分镜稿,很多人那可是一把好手,张一谋,冯晓刚,徐客等等,画的分镜稿,那能当漫画看。

当然也有例外,姜纹。

他画的手绘分镜稿,那完全就是火柴人。

张天成一直怀疑,姜纹拍戏,经常在现场改动剧本,就是因为他不会画分镜稿。

电影是视觉艺术,不是文字艺术。

你将故事写出来,那是没用的,就算你在脑海里想象好了要的画面,那也没用。

没有画出来,没有利用分镜稿细细打磨,拍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不对劲,那也不对劲。

姜文拍电影会经常现场改剧本,浪费大量胶卷,张天成觉得,应该就是没有利用分镜稿去打磨。

没经过手绘分镜稿这一步细细打磨,就导致,自己在脑海想象好了要的画面,却没法让剧组人员明白。

又想精益求精,那就只能多拍,才能将想要的画面拍出来。

张天成这几年经常画分镜稿,传说公司那几十份剧本,当初给青色公司的几个剧本,那手绘分镜稿,画得就跟照片一样。

锻炼多了,绘画技术就比较好,《记者》的手绘分镜稿,跟漫画一样。

赵非和赵海仔细看完手绘分镜稿后,全都猛然抬头,一脸震惊的望着张天成。

他们不是为可以当漫画看的手绘分镜稿,而震惊。

赵非和冯晓刚,陈开歌,张一谋都合作过,他们的手绘分镜稿不比张天差。

赵海与冯晓刚合作过,冯晓刚的手绘分镜稿,也跟漫画一样。

他们震惊的是通过手绘分镜稿,而看到的故事!

《记者》这剧本和国内文艺片很不一样。

华夏文化属性的原因,导致华夏文艺片表达很含蓄,许多时候,需要观众去各种解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记者》这个剧本,故事想表达出来的意思,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