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悠然地漫步在上城隍那古老的街道上,脚步忽然停在了一家售卖祭祀用品的小店门前。她略微驻足片刻后,走进店里精心挑选起来。不一会儿,只见老妈拎着满满一塑料兜的金元宝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随后,老妈缓缓走到庙前那个巨大的香铜炉旁,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金元宝投入其中。瞬间,火焰升腾而起,金色的光芒闪烁跳跃,仿佛带着人们美好的祈愿飞向天际。
紧接着,老妈又转身走进庙里,请了三柱清香。香烟袅袅升起,宛如轻烟般在空中盘旋舞动。我们一同来到神仙塑像前,轻轻地跪在柔软的垫子上,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几拜。
此时,整个庙宇都被浓郁的烟雾所笼罩,香火之气弥漫四周。在这朦胧的氛围中,我放眼望去,只见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但却并不显得喧闹嘈杂。
大家都怀着敬畏之心,安静有序地穿梭于各个殿堂之间,每个人的神情都是那么庄重肃穆、安然祥和。
当我们从城隍庙那庄重而神秘的南侧门步出时,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热情地向我递来一根鲜艳的红色福带,并微笑着示意要与我分享这份福气。然而,出于某种原因,我委婉地拒绝了她的好意。
站在门口,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向南和向西分别延伸出两条蜿蜒曲折且缓缓爬升的山路。这两条山路上铺陈着粗糙的石头台阶,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经过一番思索后,我们决定选择沿着南边那条看似更为崎岖不平的石头路前行。
一路上,脚下的石头地面凹凸不平,给人一种独特的触感。大约行走了四百多米之后,道路的东侧紧挨着高耸陡峭的山坡,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而西侧原本茂密的林子此刻已逐渐被一排排清明古瓦房所取代。这些古色古香的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形成了一道别具韵味的风景线。
再往前走,便来到了一片热闹非凡的区域。这里临街的房屋全都开设成了各种各样的店铺,有的主营算卦,有的专门为人改命,还有的则提供祈运服务以及售卖香烛元宝等祭祀用品。此外,那些琳琅满目的特色手串和精致可爱的玩具店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穿过这片繁华的商业区,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宽敞宏大的广场。我们快步走向广场中央,然后踏上了一座由双层大平台构成的建筑。这座建筑周围环绕着洁白如玉的石栏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而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碧游宫的正门所在之处。
碧霞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碧霞元君行宫,又被俗称为奶奶庙。关于这位碧霞元君,她可是道教所尊崇供奉的神只,但具体名字已难以考证了。“碧霞”二字则是她的封号。
这座宏伟壮观的碧霞宫始建于明代,具体时间是嘉靖二十一年之后。而后历经清代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多个朝代的不断扩建与重建,才逐渐形成如今这般宏大的规模。
整个碧霞宫以南北中轴线为核心布局,左右两侧廊道相互对称。宫内前后共有三座气势恢宏的殿宇,总计八十余个房间。它的总占地面积多达一万多平方米,可以说是一处规模庞大且保存完好的建筑群。
这里不仅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宗教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瞻仰。
山门之前乃是一片宽阔而平坦的广场,这广场占地面积颇广,足可容纳数千人之多。广场的南端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戏楼,它建造于清朝光绪年间,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这座戏楼坐南朝北,与远处的山门遥遥相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和繁华。
当人们缓缓走过山门,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个清幽宁静的前院。院子两侧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它们庄重肃穆地耸立在那里,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圣地。院中还有一方长方形的莲池,池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荷花亭亭玉立,散发出阵阵清香。莲池之上还架设着一圈精美的石雕栏杆,更为其增添了几分雅致。
沿着一条笔直的甬道前行,可以直接抵达二门。这二门共有三道,每一道门上都建有一座精致的门楼。
这些门楼的顶棚全部采用传统的木架堆成,结构精巧复杂,造型独特,彰显出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门楼上分别刻有字迹,前面书写着“赐尔多福”三个字,寓意福气多多;后面则镌刻着“群生系命”四字,表达了对众生命运的关切之情。
穿过二门之后,便来到了中院。举目望去,只见这院落之中石碑林立,两两相对而立,显得庄严肃穆。而位于院子正中间的,则是那令人敬畏的阎君殿。据说这里原本供奉着十殿阎王以及阴司报应等众多神像,每一尊塑像都相貌威严,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沿着东边的走廊向南走去,稍稍靠里一点的房间便是三朝官所在之处;而与之相对应的北边房间则被称为裸组。
再看西边的走廊,南边稍间设有一座包公庙,里面供奉着那位公正无私、铁面青天的包拯大人;至于北边的房间嘛,则是人人都喜爱的财神爷的居所啦!
紧挨着东西两廊,还各建有三间配殿。东边的那座名为子孙殿,想必是人们祈求多子多福之所;而西边的则叫做眼光殿,或许是希望能得到神明庇佑,拥有一双慧眼吧。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座碧霞宫的主体建筑——大殿了。它由卷棚歇山顶的拜殿和悬山顶加上回廊式的后殿共同组成,气势恢宏,美轮美奂。
走进大殿之内,便能看到端坐在其中的碧霞元君、佩霞元君和紫霞元君三位女神像,她们被合称为“三仙奶奶”,一直以来都受到信徒们的虔诚朝拜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