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权势

不去惩治那人渣周舍。

却要反过来对赵盼儿行刑,当即就是心头火起。

直接冲过去就将衙役给撞到了一边。

其不愧是杀猪出身,一时间两个衙役被他弄得手忙脚乱。

居然一时拿两人没有办法。

场面一度混乱。

“大胆!”

“给我拿下他们。”

高台之上的县令,见状更是大怒,直接呼喝其更多的衙役。

“嚯!”

“县令大人这公堂之上,倒是好生热闹啊!”

而就在此时……

不出意外的是,孙志高出现在了这里。

“你是何人?居然敢讥讽本官?”

“如果不给官一个合理的解释,小心本官拿你试问。”

眼见孙志高出现,县令怒气依旧不减分毫。

甚至大有将孙志高一同惩处的趋势。

“在下宥阳孙志高。”

“嘉佑二年进士,现任翰林院修撰。”

“不知县令大人可还满意。”

孙志高话语铿锵有力,虽然他这正六品的官职,在汴京城中不算什么。

小主,

可在这宥阳县却完全可以大肆摆谱。

“他来了?”

眼见孙志高出现,赵盼儿眼眸当中闪过一丝希冀,但同时更多的却是窘迫。

正因为她曾经是贱籍出身,反而让她内心更加的要强。

为此……

她不愿意自己狼狈的一面,被孙志高见到。

“孙大官人!”

“救命啊!”

相较之下,孙三娘可就毫无顾忌,听到孙志高乃是进士。

当即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多亏有孙大官人在这里,不然自己姐妹三人,怕是要大吃苦头了。

“哎呀!”

“不知是金科探花郎当面,还请见……恕罪。”

听到孙志高自报家门。

宥阳县令当即就匆忙起身,屁股都差点落在了椅子上。

如果孙志刚只是金科探花,宥阳县令倒不至于如此低声下气。

可翰林院修撰的却是正六品官职。

虽然不属于一个部门,可严格来说对方就是自己的上官。

最主要的是……

他这县令的位置,并不是通过科举得来的,而是荫官。

自身不是进士,就失了几分底气。

北宋时期,县令的选拔通常通过科举考试或荫补等方式进行。

选拔出的官员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才能正式上任。

在任期间,他们还需要接受上级官员的监督和考核,以确保其尽职尽责、廉洁奉公。

荫官。

就是一种世袭官僚制度,也称为恩荫制度。

这一荫官制度是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变种与延续,在宋朝得到广泛实施。

大宋朝廷根据官员的品级、职位以及与皇帝的关系等因素,给予其子弟、亲属等一定的官职或功名。

荫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贵族和官员阶层的利益,维护了统治阶层的稳定。

然而……

这一制度也导致了冗官问题,大量官员凭借荫补入仕。

他们可能未必具备相应的才能和品德,造成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成为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众多的原因之一。

在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中,“抑侥幸”的矛头所指主要就是这里。

其实……

作为荫官,背后大多都是有靠山的。

理当不会对孙志高如此惧怕才对,可谁叫这年龄已经年过不惑了呢?

他背后的靠山。

早就已经入土为安了。

而有最重要一个原因,翰林院所有学子,都具有名义上参知政事的权利。

这孙志回到汴京,一纸奏疏。

就能摘了他头顶的官帽。

“不知?”

“孙探花,有何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