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沃特森追身三分球直接出手。
何羽及时的扑防封盖。
干扰到CJ·沃特森出手。
球弹框而出。
大姚拿到后场篮板球。
立马甩给阿尔斯通。
何羽第一时间。
朝着前场狂奔而去。
阿尔斯通持球突破到篮下,吸引到对方退防球员所有注意力,一记非常漂亮的大范围横传转移,找到右侧底角,早已埋伏好的何羽。
何羽接球就投。
张手就有。
“唰!”
球应声入网。
何羽三分球飙进。
连拿6分。
瞬间抹平分差。
比赛继续。
金州勇士主打炮轰战术。
攻防节奏非常快。
场边唐·尼尔森教练惊奇地发现。
攻防两端。
随处可见何羽的身影。
他在球场上。
疯狂奔跑。
不知疲倦地狂奔。
退防、追防、下快攻。
何羽埋头往前冲。
几乎第一个到位。
小主,
落到阵地战。
何羽几乎不停歇。
围绕队友。
拼命进行无球跑动,为自己活着队友,创造得分机会。
唐·尼尔森眼前一亮。
何羽为炮轰战术而生。
或许有人会觉得,当年菲尼克斯太阳炮轰,能风靡全球,球队内外核心“小霸王”阿玛雷·斯塔德迈尔与“风之子”史蒂夫·纳什,居功至伟,其余球员可有可无,谁来都行。
其实不然。
“骇客”肖恩·马里昂尤为重要。
极其关键。
上赛季。
肖恩·马里昂遭遇伤病侵袭,状态开始下滑,缺席多场比赛的情况下,菲尼克斯太阳纵使拥有格兰特·希尔、拉加·贝尔、莱昂博德·巴博萨等一众跑跳好手,以及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的“大鲨鱼”沙克·奥尼尔,战绩却不如前一个赛季。
他们炮轰战术的威慑力、统治力在下降。
本赛季。
随着肖恩·马里昂离队,菲尼克斯太阳表现有些挣扎。
少了“骇客”肖恩·马里昂这位万金油般的存在,菲尼克斯太阳炮轰战术威力锐减。
或许很多球迷。
对肖恩·马里昂的印象,仅限于他那有些诡异的三八式投篮方式。
其实他对菲尼克斯太阳炮轰战术贡献极大。
2005至2006赛季。
菲尼克斯太阳炮轰打出最辉煌、最巅峰一个赛季。
肖恩·马里昂打出职业生涯最巅峰赛季,场均可以拿到21.8分11.8篮板2.0抢断1.7盖帽1.8助攻,成为球队单赛季得分王、篮板王、盖帽王、抢断王,还是联盟赛季唯一在得分、篮板、命中率、抢断、盖帽、上场时间均排名前20的球员。
纳什、小斯抢走马里昂太多风头,导致球风并不华丽,出手姿势有些丑陋的马里昂,一直被低估。
巅峰时期的肖恩·马里昂,弹跳惊人,速度飞快,意识极其出色,跑位飘忽不定,神出鬼没,攻防两端给予球队极大的帮助。
NBA联盟流传的“四不控卫”——基不攻、纳不防、莫不传、隆不投,并非球迷胡诌乱编。
没有马里昂帮忙协防、补防。
纳什防守端。
要被对方箭头核心进攻球员爆成渣。
没有马里昂抢断、封盖、拿篮板。
菲尼克斯太阳很难打出快速的攻防转换。
没有马里昂快下、沉底、拉出空间。
史蒂夫·纳什传球组织能力很难发挥出来。
一直以来。
唐·尼尔森都觉得“骇客”肖恩·马里昂,是为炮轰战术量身打造的球员,如若“武圣”斯蒂芬·杰克逊身旁,有两三名马里昂那样的球员,金州勇士的超级炮轰战术,必将席卷全联盟。
肖恩·马里昂之所以能获得“骇客”称号,因为他运动能力非常出色,体能极其充沛,非常能跑。
唐·尼尔森惊奇地发现。
何羽比他还要能跑。
何羽的无球跑动比马里昂还要出色。
马里昂绝大部分的无球跑动,都是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
何羽的无球跑动。
不仅能给自己创造得分机会,还能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
甚至还能CJ·沃特森、马科·贝里内利晃趴在地。
何羽今晚的出彩表现,甚至让唐·尼尔森觉得,何羽堪比骇客,甚至未来成就还要高。
本场比赛。
何羽替补出战27分钟,12投9中,三分球8中6,罚球2中2,轰下全场最高的26分,外加5助攻4抢断3篮板3盖帽的全面数据。
带领休斯顿火箭119比108。
击败金州勇士。
赛后。
新闻发布会上。
老帅唐·尼尔森给予何羽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