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旗井钺出西秦,纠合诸侯付老臣。风引旆旌趋魏阙,天晴貙虎戍妖尘。冥威顿显胡雏挫,炎运方隆庙略神。已见旄头坠天外,乞身且喜及今春。
直到孙昭远对范致虚说了京畿地区的严峻形势以及汴梁城危在旦夕,范致虚这才意识到了形势的危急。
孙昭远建议范致虚立即组建勤王军,前去勤王救驾。
这时,范致虚已经收敛了姚古和钱盖的不少人马,手上已有十万大军。
而且,范致虚的身份既是永兴军经略使,又是陕西宣抚使,有权调动陕西六路军兵。
孙昭远的建议很可行。
范致虚于是依计传檄陕西诸路,要求迅速集合军兵,赴京勤王。
可是,范致虚的檄书下发后,沿边五路只有环庆经略使王似、熙河经略使王倚迅速领兵前来汇合,而泾原经略使席贡、秦凤经略使赵点、鄜延经略使张深皆不至。
孙昭远很生气,前后共写了二十八封信批评席贡、赵点、张深。
张深这才领兵前来汇合,赵点也才派遣将官李安领兵入援,而席贡则还是以防守西夏为由,最终也没来。
范致虚最后会合五路西军,又得兵十余万人,共计,范致虚手上有步骑二十万。
很快,范致虚便率领这二十多万大军起兵勤王。
路上,范致虚部碰到了一个名叫“韦知几”的人。
韦知几是汴梁城破时从汴梁城中逃出来的,他对范致虚说汴梁城已破,赵宋王朝已亡。
范致虚根本不信兵多将广、兵甲粮草充足、又有数百万民众的汴梁城这么轻易就让大元军给攻破了。
在范致虚派人严刑拷打之下,韦知几不敢说实话,只能撒谎说:“小人本钱置制使手下勤王兵,只到颖昌已溃,但闻京城守御如故。”
韦知几这次的回答,让范致虚很满意,他派人传下命令,说汴梁城还在固守待援,他们必须加快行军前去勤王救驾。
范致虚还斩杀了一批军纪差的将士,整顿军纪,统一思想。
看起来,范致虚似乎挺有力度的,像是一個会带兵的。
而实际上,范致虚根本就不会带兵,而且他还做了很多荒唐的事。
范致虚分出一支偏师交由宗印统制,从水路向西京洛阳挺进。
宗印领命了之后,将僧人编为一军,起名“尊胜队”;又将行童(也就是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编为一军,谓之“净胜队”。
——沿路的僧人与行童差不多都被宗印编入军中,也有借补为官的,这些和尚成了宗印的坚定支持者。
而范致虚则亲率主力从陆路向西京洛阳进兵。
其实,唐重已经给范致虚出过主意了,让范致虚不要劳师动众的去汴梁城了,而是应该夺取潼关、薄津关、函谷关等关,然后以这些险关为屏障将大元军挡在陕西以外,再好好经营陕西,檄蜀帅及川陕西路,合秦蜀之力,等着赵宋皇室退到川陕地区,再徐徐而图之。
唐重还对范致虚说:
“若宣相将西军尽数带去勤王,关中便成空虚不设防,江衍或王庆必趁我空虚而来攻取关中。”
“自西周开始,秦、两汉、隋唐二千多年来,关中之地一直都是王霸之地,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且民风彪悍、兵员充足,陇右河西更是战马出产地,能够提供优质骑兵,所以天下动乱之际,最易得天下。”
“宣相只要守住关中,给我大宋留一条退路,便是我大宋最大的功臣。反之,若是因宣相将西军尽数带走,而致关中失守,那宣相便是导致我大宋灭亡的罪臣之一。”
对于唐重的建议,范致虚根本就不予理睬,他派宗印夺取了潼关,然后就毅然决然地率领这二十万西军,东进勤王救驾去了。
不到三日,范致虚的前军,就抵达了三门津,接着一路到达宋西京洛阳。
范致虚部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完全没有看出来,这是大元军诱敌深入之计。
只有原姚古手下悍将夜叉王德,见他们这一路之上,虽然也碰到了一些大元军的斥候,却始终没有碰到大元军的主力,甚至连小股大元军都没有碰到,这太不正常了。
王德感觉,他们可能是中了大元军的诱敌之计。
王德赶紧找到要求宋军鼓行出关的范致虚,建议他立即分路进军。
王德说:“行军利速,且多为支军,则舍不至淹,败不至覆。若众群聚而出肴、渑,一蹴于险,则皆溃矣。”
可自负的范致虚,并没有采纳王德这个武夫的建议,依旧拥二十万大军向东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