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9章 无一不是相(15)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2932 字 4个月前

古代是说这代表了洞中有妖怪,实际上,山洞或是一间房中有回声,代表着空气不能对流。

如果有对流,就没有回声,这是科学道理。

空气不能对流当然不好,废气容易积聚,容易被闷死,声响的作用在于此。

念佛、修观音法门的人,碰到这个境界就要返闻闻自性,许多又学念咒子、又学止观、又学听呼吸的人,甚至从印度传过来的,现在全世界流行的超觉静坐,念咒子念惯了,到了相当程度,耳朵里经常听到有人跟你讲话,很多人就这样变神经了,例子特别多。

事实上,呼声响的幻观法门是修行的必经之路。

搞错了以为是神通,耳朵里听到跟你讲的事都很灵验,有的人就出来玩神通、卖钱了。

了解的话,就要掌握《维摩诘经》这一段:

譬如幻师见所幻人,智者观之皆如梦幻空花。

那样你可以修正止观了,那声音也马上就没有了,就会进到自性真空的境界。

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就被幻相的声音迷住了,这就是小说讲的走火入魔,这魔都是你自己变的,哪里有什么魔!

“如空中云”,这个观法在普通地方不能修持,要住山顶的人才能修,要在孤峰上打坐,也不能跏趺坐,要用狮子坐,手撑着,观云海而入定。

慢慢自己的身体化作一片云,受阴就空了,很容易进入空幻三昧。

“如水聚沫”,这修法也真有的,同上面说的水边林下修法不同。

据我了解,水聚沫的法门是不大肯传的,因为据佛经上说,这法门是龙宫的修法。

不过这消息在《楞严经》也露了一点,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中,就有一位菩萨是修水观的。

中原有位比丘尼是修水观的,在《比丘尼传》上有记载。

这比丘尼在房中作水观,徒弟来叫她吃饭,看不到人,但是整个房中都是水,徒弟就捡了颗小石子投入水中。

师父出定之后,觉得胸中痛,像有个东西在里面。

等叫来徒弟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就吩咐徒弟,等一下再回去房中,从水中把石子捡出来。

于是比丘尼重回房中作水观入定,徒弟捡走了石子,她再出定就好了。

你们听了笑,这不是小说啊!是真功夫,你修成了就到了如来三昧。

“如水上泡”,这同水聚沫是两个特殊修法,是龙宫的修法,是水族众生修行的法门。

“如芭蕉坚”,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我可算是个笨人,但是又可以说是很聪明。

为什么这么讲?我常说世界上成功的人,都是最聪明的人走最笨的路,一定成功的。

聪明的人走聪明的路,百分百失败的,你们很多青年同学都犯这个错误。

我当年读佛经,讲芭蕉,当然我是看过芭蕉树的,但是不懂佛经的比喻,就去砍了株芭蕉树,然后硬把它扒开,才看到中间是空的。

岂止是芭蕉树,世界上万物的中心都是空的。

比如桃子的核,你把它敲开左右两半,中间也是空的;我们吃的米粒,中间也是空的;我们头发的中心也是空的;这就是佛法。

有一句骂人的话“空心大佬倌”,是说人空洞不实在。

如芭蕉坚的修法在哪里呢?修气脉色身成就的人,就到这个境界,他觉得身体是个皮囊,中间是空的,随时都在无念的境界,身子也空了。

一切红教、白教、花教,走气脉修法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

“如电久住”,芭蕉不是坚的,电也不是住的,这里鸠摩罗什法师他翻得妙啊!电闪一下就没了,但是它真的是有,你不要看一剎那,一剎那就是千秋,千秋就是一剎那。

这种修法是看光,修到了光与我都合一了,进到了空的境界,就是如幻三昧。

《维摩诘经》这里用佛经中的十种比喻,既很秘密、也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菩萨如何观众生,而达到如梦如幻真实的三昧境界。

为什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时,把十种比喻作了哪些变化?

他没有提“如梦”、“如幻”,因为这里本身是幻观,而没有提如梦。

这是否梵文原文如此,我就不知道了。

马祖的弟子南泉禅师说:“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中相似。”这都是真实境界,你必须修持到这个境界才行,不是把鼻子一扭就悟了,你纵然把鼻子割了也是不行的。

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这些是空话,以佛学本身的名辞,被一切修佛法的执着。

比方他说第五大,佛学只有讲到四大。

只有五阴,没有第六阴。

只有六情,没有第七情。

有十二入,没有十三入。

有十八界,没有十九界。

这些都是空观,是没有的,不要自己加上。

这个话很妙,我们学佛的人专门搞幻想,大家参禅打坐,心里有个幻想,以为入了定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思想念头都没有了,一般初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这是佛告诉你的吗?

真是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呢?

佛也没有告诉我们入定以后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

他只告诉我们修订。

修订是个什么境界?

修订是证空观。

还有人看了六祖在《坛经》中说:“无念为宗”,搞了很多年也找不到无念。

也不想想就算是无念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无想定。

无想定不是佛法,佛也曾经修到了无想定再把它丢掉了,为什么你现在要去求无想定呢?

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不要去空想。佛法也说要跳出三界外,哪里有个第四界?

有,教理上有,叫作圣贤界,那是个假定的名称。

诸佛菩萨是不出三界不住三界,随时解脱三界。

你真跳出了三界,去了第四界,佛也没说第四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