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立项,五日通过美国青少年运动赛事审批,七日开启第一批次球队邀请。
这速度让无数驴象议员都为之拜服。
之所以如此,也亏得胡浩南发动的那些人脉。
当越来越多的NBA球员和教练发声支持一项为了青少年运动发展的篮球赛事。
哪怕驴象争了两百年这一刻也暂时达成默契,谁也没有出面阻挠,还会尽力配合,展现自己支持青少年运动。
没办法,谁站出来反对,另一方面立刻就会站出来给他扣上一顶阻碍青少年运动发展的大帽子。
那时你选票还要不要啦?这些选民可是真敢为了孩子而上街游行的。
就这样,一半是努力,一半是机缘,胡浩南杯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报名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开来。
320支参赛名额看似很多,但相较于全美近5万所初中相比,这点名额实在是少得可怜。
马杜菲中学,这所由哈佛大学毕业的马杜菲夫妇创立于1890年的学校,距离波士顿凯尔特人只有90分钟车程。
不同于哈佛大学那孱弱不堪的校篮球队实力,马杜菲中学篮球队在当地有着不败雄狮的称号。
作为一支有影响力的球队,他们也是最先接到胡浩南杯锦标赛筹备组电子邀请函的一批球队。
不过当助理把电子邮件抄送给校长史密斯先生时,史密斯看后却是没有当回事儿,直接丢进了垃圾箱。
他都当了快三十年校长了,还从来没听说美国有什么胡浩南杯16岁以下青少年篮球锦标赛。
直到傍晚回到家看到电视新闻里讲不少NBA球星都在力推这项惠及青少年篮球发展的赛事。
史密斯先生这才想起胡浩南不就是夏洛特黄蜂队主教练的名字,所以这个从未听说过名字的锦标赛是真的?还是由胡浩南发起的一项全国性赛事?
史密斯想立刻打电话让助理递交报名表,但看了下时间,还是决定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先和球队教练罗伯特沟通下,再办理此事。
想来也不差这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史密斯校长便来到篮球馆,见到了罗伯特教练,说明此事。
罗伯特很是高兴,他拍着胸脯向史密斯校长保证——我们球队有几个天才球员,说争夺冠军有些夸张,但杀进决赛圈、拿到那5万美元的奖金还是很有信心的。
史密斯校长很是高兴,他倒是不怎么看重那所谓奖金,哈佛校友会每年捐赠的资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看重的是这是一个全国性赛事,在一个地区当龙头和杀进全国32强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只要能够连年打进决赛圈,他们马杜菲中学就可以多一个响当当的称号——篮球名校。
篮球名校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有多大,看看NCAA的北卡、杜克就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