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七握紧了拳手,暗暗下定了决心。
唐潜并不知道,他隐瞒的事情,除了贵人的身份,被人知晓得一干二净。并且根据他所说的打猎,也将一些权贵那段时日到过凤阳的事,放在了心上。
翌日,唐十七便将身心投入了,凤阳县的改建当中。
整个县衙上下,都能察觉到她的急切之情,虽不知缘于,但一个个变得越发的积极起来,倒是邓七有所猜测,许是与那晚见到的神秘人有关。
“......”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眨眼之间,便过去了六年。
凤阳县连通淮水的桥,已然成功,至今可通人,且通往凤阳的官道、小道,也经过大大小小的整改,来往十分便利。
这些花费,也在天工阁的建之后,陆陆续续的赚了回来。
天工阁,是城东这几年同时建的一间书阁,这书阁与一般的还不一样,不管什么类型的典籍都有,且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翻阅、抄录。
里面的书籍也可以卖,但只有孤本的,须得客人自抄,且不能污了阁里的书籍,也可以帮书阁抄录书籍,但须字面整洁,也能用作贩卖。
天工阁还有一间书苑,由王老先生坐镇,这也往来者络绎不绝的两大主要原因。
当年提出让王老先生主动现身,一时为引出暗中的人,另一方面,自是为着吸引人才了。
这些年各方面的工匠都招了不少,解决了凤阳县的根本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隐忧,也浮上了唐十七的心头。
她看着年久失修的城门,想到了一年前发生的事,据黄郡守那边传信,新帝征兵高丽,凤阳县免征,是他出手拦下来。
一次可以挡,两次、三次......呢。
晋兵今岁,已然度了辽水,乘胜追击辽围了辽东城。
那高丽人奸计,数回诈降,有回击之势。
两个月前也就是四月,圣人扬言要亲征高丽。
但凡如今的圣人出巡,哪次不是弄得民心躁动的。
只望,不要波及到凤阳县才好。
唐十七心中的不安愈浓,随即她召来了来义、常青等人,商讨修补城墙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