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艾弗森在96-97年新秀赛季,场均三分就扔6个,命中2球,命中率高达34%,一个人就几乎抵过现在全队。
拉里·布朗执教之后,艾弗森在第二赛季,三分出手次数骤减至2.9次,打法以突破为主。
虽然整体命中率,从41.6%提升至46.1%,但也让艾弗森的伤病埋下了伏笔。
一个身高183CM、75KG的矮个子球员,每场比赛都要身先士卒,扛着炸药包往巨人林立的禁区冲锋陷阵,被撞得人仰马翻,还得爬起来继续,铁人都受不了。
关键是,这种打法就好像“七伤拳”,看上去很唬人,但是效率并不高,放眼NBA江湖绝技,算不上顶级。
次节下半段,76人与马刺的较量,就是艾弗森“七伤拳”打法的缩影。
他一次次持球冲击马刺的禁区,然后一次次倒地,身边的队友只能爱莫能助地“看戏”。
反观马刺队,随着“双塔”找回状态,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内线进攻,“双塔”轮番要深位背打,外线进攻,杨凯文和队友打挡拆,制作错位。
蒂龙·希尔和西奥·拉特里夫两名内线,被打得相当狼狈。
一旦杨凯文摆脱艾弗森的追防,他们就得面对杨凯文的突破威胁;如果他们防住了错位,杨凯文就会将球吊入禁区,又会因站位靠外,不及协防“双塔”,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在禁区砍分。
半场结束,46-59,76人落后马刺13分。
第三节比赛,马刺进攻全面开花,攻势流畅。
76人依旧进攻乏力,只靠艾弗森和麦基两人苦苦支撑。
即便如此,拉里·布朗依旧没有换人调整的意思,继续死艹主力。
第三节末段,杨凯文注意到76人球员的体力已经进入临界点,趁机爆发刷分。
他先是突施冷箭,飙中一记后撤步三分,随后利用两次快速反击机会,一次错位过掉76人的拉特里夫上篮得手,一次下快攻造成艾弗森的犯规,打成2+1,单节得到8分4助攻。
艾弗森这一节,面对重重包夹仍强行突破,但效率不高,7次出手仅中2球,罚球线上2罚1中,仅得到5分1助攻。
为了球队胜利,艾弗森是真的拼,几次出手都是横飞出底线前,顽强将球投出。
不得不说,在拼搏精神方面,艾弗森确实是一个球场巨人。
第三节结束,62-84,76人落后马刺超过20分。
末节比赛,由于大比分领先,马刺“三巨头”只出战6分钟,就提前打卡下班。
期间,杨凯文出手并不多,一次是利用无球跑位摆脱艾弗森,命中一个底角三分;还有一次靠挡拆进攻,突破到禁区造成对手犯规,2罚2中。
之后,他被替换下场休息,作壁上观。
终场哨音响起时,双方比分定格在83-104,马刺主场大胜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