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建国是诏

其中最核心的有两条,其中一条是“教育优待原则”。

所谓教育优待原则就是皇室对皇室子弟只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至于国家供养之类的事情,想都别想,有本事自己赚钱养家,没本事全家饿死。

另一条是“海外封国原则”。

所谓海外封国原则指的是获得亲王爵位的皇子可以选择去海王称制建国,以中华帝国属国的身份存在于中华帝国的宗藩体系之中。

但是想要海外建国,那就全靠自己和父母的支持,政府是不给钱给粮的,就连出兵帮忙打天下的军费都得在你建国之后还上。

总之就是一句话,有本事自己使去,别给国家找麻烦。

最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国是诏》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人民的议政权,明确了乡议会的组织原则,规定了中华帝国的基层政府组织就是乡议会和村公所,结束了千万年来皇权不下乡的时代。

也同时终结了地主士绅保持基层政权的传统乡村自治模式。

中华帝国的退伍军人正式成为了中华帝国政治格局的基础政治力量,军事贵族阶级获得了国家的承认。

伴随而来的就是中华帝国以武立国的基本国策,军人成为了国家最受尊重的职业。

这既是黄巢对淄州军的回报,也是黄巢巩固自己基本盘的操作,同时也是黄巢拉拢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军头的政治手段。

果然这个政策一出来,全国的藩镇纷纷主动撤藩,军队的改编工作也毫无阻碍地执行了下去。

毕竟大唐的军人们曾经需要造反才能获得的权力,现在不但能够轻松拿到,而且还是站着拿到,那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当年安禄山造反都没有办成的事儿,皇帝陛下一份诏令就把事儿给办了,而且还给了军人世家一个铁饭碗,那还不兜着?

总之,黄巢的一份《建国是诏》直接就把全国的动乱结束了,全国上下瞬间觉得生活有希望,未来有盼头了。

果然,金龙真人还是那个金龙真人,他是真得金龙显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