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所有井都能打出水来。
三家村地处平原,村旁有一条约摸两米宽的河渠,河里的水是从几十里外的大山里流过来的,常年水流不息。
今年天旱,加上村庄截流,河里水位也跟着下降了一大截,但总算能解一点燃眉之急。
春种结束后,二队队长夏守义就一直领着自己队里的社员从河里挑水浇地,虽然累得够呛,也一点不敢松懈。
另三个队也争着挑水浇地,只是队员们都饿着肚子,出工不出力,干三天也不及二队一天浇的地多。
连村里都初小都放假了,让学生回家帮着大人一起抗旱。
今年春天入学,悦然与她姐成功跳级成为了三年级的学生 ,还没上几天学就放假了。
对此,悦然是挺高兴的,终于不用在学校里跟着一帮小屁孩混日子了。
挑水的活干不来,两姐妹就在家里做饭喂猪喂鸡,让累了一天的牛桂花下工到家后就能吃上饭,饭后就躺炕上多歇一会。
饶是一直在浇地,今年夏收的麦子依旧减产了三成多。
加上去年秋天只来得及播种五十多亩地,比往年少种了四分之三,收回来的麦子也就刚够交公粮和购粮,余粮都没得卖,更没有分给社员的。
幸好二队去年秋天粮食都收回来了,社员家里还有些余粮,节约着吃,也能勉强坚持到秋天收高粱。
悦然家更不用愁,家里存了一堵墙的红薯砖,光是吃这个都能熬到第一茬秋收。
此外还有少量的花生、黄豆、豌豆,以及去年晒的各种干菜。
家里每个月还能给部队的夏建军寄一点炒花生,或是炒黄豆、炒油茶面,以及自家做的各种腌菜。
悦然还在村东的河里捡鹅卵石,洗干净后放铁锅里做石子馍,这个做出来跟囊一样可以放很久。
麦子是队里分的,不多,磨成面粉后自家不舍得吃,牛桂花就做成油茶面给夏建军寄去。
这个用水一冲就能吃,也经放。
悦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做的石子馍,就跟夏谷雨一起尝试做了点,给夏建军换换口味。
夏建军回信说,自己吃不多少,大部分都被战友给瓜分了,让他们娘仨自己吃,不用想着他,部队的伙食够吃饿不着他。
但娘仨寄东西的热情依然不减,时常琢磨着再寄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去部队,或者是多寄一点,分给那些战友后,夏建军自己也能多吃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