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得你家来赔这个钱!”全家人跟着一起附和。
牛桂花就有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的感受,索性也不跟他们瞎掰扯,扭头就走。
“唉!话还没说完呢,二嫂你跑啥呢!”
身后人越喊,牛桂花走的越快,几乎是逃命一样逃出了老宅,以后再有人来叫,就不肯来了。
刘红梅气得让儿子去家里要钱,但有了老娘跟那俩妯娌的前车之鉴,三个儿子没一个敢上门的,就怕自己去了也要磕掉了门牙。
虽然现在不让搞封建迷信了,但农村人还是挺怵这些的。
这事邪乎的很,可得防着点。
今年夏家没粮吃了,老宅的人却又打上了牛桂花家的主意。
这倒也不是悦然去年收秋整天去地里拾东西招了他们的眼。
一个小孩子又能弄回去多少粮食呢,也就没人当回事,不过是嘴上夸上一句“这孩子,跟她妈真勤快!这么小就知道往家里划拉粮食了。”
悦然也不止拾粮,也经常往家拾柴禾,混淆视听,就越发没人会上心了。
老宅之所以会来要粮,是因为去年二队的女人们没少往回收粮食,地里几乎没糟蹋一点庄稼,不像别的队里,女人们累的不想动了,就开始摆烂,任由粮食烂在地里。
等到没粮食吃了,其他队的人能不眼红吗他们二队?
连几个队长都上二队借粮来了,饿得两眼无神的队员们自然也都来二队社员家来借粮。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虽然不在同一个生产队但都都是本家亲戚,也抹不开面子不借。
有了第一个,马上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上门的,借了这个不借那个,就要被人说看不起他云云,让人烦不胜烦。
二队社员有人就说还不如不分粮,就搁队里食堂吃呢,也省的总有亲戚上门打秋风,本家关系近的堂兄弟借就罢了,那八竿子打不着也上门来硬蹭着脸来借,就让人很无语了。
甚至还有外村的亲戚听说二队粮多的吃不完,也大老远的跑来借粮。
那些心软面嫩不懂拒绝的人家,最后反而弄得自家没粮吃了,一个个唉声叹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