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异闻录》
第四十五回:余波未平
那权贵被包拯绳之以法后,京城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事情却并未就此结束。表面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包拯深知,那权贵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虽然主犯已落网,但仍有一些余孽在暗中活动,企图寻找机会为其翻案。这些余党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来咬人一口。
“展昭,近日要加强开封府的戒备,以防那些余党狗急跳墙。”包拯面色凝重地吩咐道。他站在开封府的庭院中,望着天空中变幻的云彩,心中忧虑重重。
展昭拱手应道:“大人放心,属下已经安排妥当。增加了巡逻的人手,加强了府中的防卫,定不会让那些宵小之辈有可乘之机。”展昭的眼神坚定,身姿挺拔,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与此同时,朝中也有一些官员对包拯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他过于激进,损害了朝廷的颜面。
“包拯此举,虽说是为了惩治腐败,但未免有些不顾及朝廷的体统。”一位官员在朝堂上说道。他的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朝堂上引起了一阵涟漪。
另一位官员附和道:“是啊,如此大张旗鼓地惩治权贵,让朝廷的威严何在?”
仁宗皇帝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心中也在权衡包拯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他的目光深邃,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包拯听闻这些言论,心中坦荡,不为所动。“本府只为正义,为百姓,问心无愧。”他在朝堂上义正言辞地回应,“若为了所谓的体统而纵容腐败,那才是对朝廷最大的损害。”
然而,麻烦接踵而至。一些与那权贵有牵连的富商纷纷关闭店铺,导致京城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街道上原本热闹的店铺紧闭大门,百姓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市场上物资短缺,物价飞涨。
“大人,如今市场动荡,百姓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公孙策忧心忡忡地问道。他手中拿着一叠账本,额头上布满了皱纹。
包拯沉思片刻,说道:“先安抚百姓,再严查那些富商的账目,看是否有违法之举。派专人负责调配物资,稳定物价,绝不能让百姓受苦。”
就在包拯忙于处理这些事务时,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