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宋的结局 惶恐滩头

建康城内,杨康看着每天的捷报频传,大军已经深入湖广路和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和两浙路已经全部攻陷。

两广路和福建路与长江流域之间山路南行,不利于大军作战。杨康决定抽调兵力和八个水师舰队沿海陆南下,直取两广路。彻底摧毁大宋的抵抗力量。

八支舰队除去小船用来维持长江压迫,所有的大船都南下,每支舰队一万人。还有还有运兵船运送陆军步兵6个军共9万人南下。水路17万人号称30万人。

杨康决定御驾亲征伐宋,黄蓉留守建康。其实经过这几年发展,现在各行省和各军都已经普及电报了。

即便是皇帝亲征也可以电报指挥全国,监国留守意义不大了。只是按照电报指示出一个正规程序而已。

江南西路庐陵府文家,文仪一个饱读诗书的耕读之家。江南文风定会,冠绝天下。庐陵文风又是冠绝江南。

文仪决定起义军抗击金兵。文仪对长子文天祥说道:“你已经八岁了,是个大人了,在家好好照顾弟弟妹妹和母亲,父亲深受国恩,但求一死以报国恩。你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文天祥紧紧拉住父亲的衣袖,眼中满是不舍与坚定,稚嫩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父亲,孩儿虽年幼,却也知晓国家大义。您此去凶险,孩儿不能同行杀敌,定会在家中谨遵教诲,用心读书,照顾好家人。

待孩儿长大,定要像父亲一样,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将金兵赶出我大宋疆土!”

文仪摆摆手说道:“我儿不必如此,为父观此次金兵入侵,财物无索取,纪律严明,所图甚大。

金主完颜康也有人君之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没有长胜不衰的王朝。

只是为父身为大宋臣子,尽一份人臣之义。”

文天祥似懂非懂地听着父亲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文天祥望着父亲坚定的面庞,用力地点点头:“父亲,孩儿记住了。”

文仪欣慰地看着儿子,转身大步走出家门,投身到起义军的筹备之中。

文仪四处奔走,联络庐陵府内的仁人志士,短短几日,便召集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尽管这支队伍装备简陋,大多是手持农具的普通百姓,但众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家国的担当。

与此同时,杨康的南下大军正浩浩荡荡地朝着两广路进发。

水师舰队在海上乘风破浪,运兵船则满载着步兵,向着目的地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