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郡的某一个小县城。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灾民们便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衣衫褴褛,脚步踉跄,眼神中透着对食物的极度渴望。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这些灾民中还有潼川府路过来的。
城门缓缓打开,嘎吱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场赈济的沉重。负责放粮的官员身着官服,神色凝重,大步走向临时搭建的高台。他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放粮开始。声音在人群上空回荡,灾民们瞬间安静下来,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仓门打开的那一刻,仿若时间静止。紧接着,金黄的粮食如汹涌的瀑布般倾泻而出,倒入巨大的木槽中。那一颗颗饱满的米粒,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负责分粮的差役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手持长柄木勺,动作娴熟而又小心翼翼。每一舀粮食,都承载着无数饥民的期盼。差役们将粮食精准地倒入灾民们递来的破旧碗盆中,还不时叮嘱:“省着点吃,往后的日子还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颤抖着捧着碗,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他嘴唇蠕动,却因激动说不出话来,只能对着官员和差役们不停作揖。在他身后,一个瘦弱的孩子紧紧盯着碗里的粮食,眼神中流露出对食物的本能渴望,干裂的嘴唇微微开合,似乎在吞咽着口水。
不远处,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原本萎靡不振的几人。此刻,他们接过粮食,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互相打气,商量着如何利用这些粮食度过难关,重建生活。
现场虽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官员和差役们时刻留意着现场情况,确保每一个饥民都能得到公平的救济。偶尔有不小心洒落的米粒,立刻会有饥民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捡起,珍惜得如同捡到稀世珍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源源不断地发放到饥民手中。原本绝望的气氛逐渐被一丝生机所取代。
这还只是兰溪郡,其他地方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我敏锐的发现放粮官员眼中的无奈,看来救济的粮食也是杯水车薪,今天过完了,明天又是一个未知。
俞家兵把朝廷的密信递给了我,我打开一看心里稍微的放松了一些。
分发到各地救灾的第二批粮食已经都起运了,外出购粮不是很顺利,但是吴其平也从牙缝中挤出了一千担运往了庐州府。
看来关键时候自己的徒弟还是念旧情啊。
三个月后,刘文海上书称,这次蝗灾算是平稳渡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