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千年古道

画境奇缘 龙烟呈祥 2306 字 12天前

宣传部长见我对木雕窗格看的很仔细,就介绍说:这些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被称为徽州三雕,是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工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物、景、事加以创作,传递着徽州人的文化观和审美喜好。

你再看看这木雕楹联,楹联也是徽州家风文化的一种体现。“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顺着宣传部长的指点,我见厅堂两侧悬挂着的竹制楹联,或言读书、或言农耕、或言修德、或言齐家,无不蕴含着为人处世、教化育人、立志修身的传统思想文化。

这里的主人是一位容貌端庄的女子,穿着一件青绿色对襟旗袍、白色的裙裤,青绿色绣花布鞋,盘头玉簪,翡翠首饰,气质就如一杆青竹。她提着一个铁壶从屋内出来,宣传部长介绍说:这是我的表妹青竹,做一些茶叶生意,所以就选了这个地方专门用来招待生意上的朋友。

青竹微笑着欠身和我们打过招呼,就引着我们在院内的石桌旁坐下,为我们冲泡茶水,一边冲泡一边介绍说:我表哥说今天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所以就请大家先品尝一下我们本地产的“金山时雨”,虽没有十大名茶的名气,属于小家碧玉,但却别有清新的乡土滋味。客人们如果还有别的喜好,我这里还有毛峰、瓜片和猴魁,你们想喝,随时吩咐就行,就当这是自己家里,千万不要客气。

我们点头致谢,青竹就起身张罗酒菜去了。孟老哥对我说:这“金山时雨”茶色清亮、花香高长、滋味醇爽,楚老弟你一定要好好尝一尝。我端杯喝了一口,确实如孟老哥所说,滋味醇厚,回甘悠长。

我说:这小院还真是清幽别致,能在此小坐茶叙,正应了汤显祖的一句话,“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两位哥哥有心了!

两位领导相视一笑,县委办主任说:当年,徽商行商赚了钱,回归故里自然是要大兴土木,所以才留下了这些精美的建筑。如今,旅游渐兴,栖居徽州古民居,读一本书、煮一杯茗,品楹联、打食桃、绘鱼灯、赏徽剧,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徽州之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所以我们一方面做好保护,一方面也修旧如旧引导大家用心整饬,所以才有明堂廊道、花窗园林、刻着木雕的窗棂楹柱、木质榫卯结构,古老的徽州元素随处可见。这些是徽派建筑的灵魂,是传承徽文化的特有载体,住在这里既有诗意,又能感受烟火气。还是很受游客欢迎。你刚才提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不知道还有没有听过“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徽州民谣?

我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过,愿闻其详!

宣传部长接口说:对古代人来说,徽州是穷山恶水。徽州境内山多田少,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群峰竖立,高峰陡绝,开发艰难。即使勉力垦辟,种上农作物,收成也很难保障。唐宋以后,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出现收不敷食的情况,百分之七十的食粮仰江西、江苏和浙江供给。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13、4岁就会外出学徒,学不成不能归家的。它形象地叙写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从商习俗,又简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质。然而这种现象的形成,还要从六百年前的元朝末年说起。那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量人口涌入徽州。耕地稀缺的徽州地区陷入了“非经营四方而绝无活路”的生存困境。为了谋求生计,很多徽州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也是“徽商”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多徽商因为是从小本起家,经过一番奋斗,才成为富商大贾的。所以他们大都讲究“致富思源”,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财富,并且在日常生活仍旧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体系,光靠节俭是远远不够的,“诚信”才是立业之本。以老街为例。明清时期,随着航船货运日渐繁盛,来此地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商铺、饭庄、客栈、茶号争相修建。人和铺子一多,难免鱼龙混杂,保不齐就有人在里面搞事情,缺个斤两、掺点假货等行为很难避免。这时候老街上有远见的良心商家,便想了个办法,他们约定:各家店铺无论经营何种买卖,都要在出售的每件货品上,盖上自家的印鉴,以印为信,以信溯源,包退包换。这样一来有哪家店搞点小动作,很快就会被识破,没了口碑,想要继续在老街上混下去那是不可能了。时隔数百年,从前的一枚印鉴化为今天的一方商标,“信誉大过天”的商业规则一直薪火相传,成为老街最重要的商业文化。

孟老哥说:楚老弟刚到徽州,还不太熟悉这里的风土民俗,我倒是对几首童谣记得很清楚。其中一首就是这《前世不修》。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包袱雨伞馃,背着甩溜湫。

翻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半月无着落,苏州寻路头。

同乡看顾我,答应肯收留。

做了半来年,办了新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