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续《三字经,历史篇》概述

三字经奇缘 启墨缘 2642 字 1个月前

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南方社会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 。北宋的军事制度采取了枢密院和三衙统兵体制,以分权原则维持军政,这种制度设计被称为“将从中御”,即主帅遵行,贵臣督视 。

北宋灭亡后,赵构(宋高宗)南迁建立南宋,与金朝形成对峙局面。南宋时期,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着进步。然而,在军事上,南宋大体上处于守势,与金朝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其中,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重要和约,于1005年签订,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一盟约对宋辽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在政治上继承了北宋的许多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加强中央集权、改革科举制度等。在文化上,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着名的文人和学者,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总的来说,宋朝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显着成就的朝代。

- **元朝**:蒙古族领袖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领袖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元朝的主要特点包括:

1. 中央集权与家产制的冲突:元朝在统治过程中,游牧民族的家产制与中央集权制之间存在冲突。家产制是北方游牧民族主要的财产占有制,而中央集权制则要求集中权力。这种冲突影响了元朝的统治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元朝的分裂与纷争 。

2. 经济制度及其民族性:元朝的经济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土地制度上,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土地再分配体现了蒙古族的经济特点。同时,元朝还实行了统一货币、发行中统钞的货币政策,以及以税粮与科差为主的税收机制 。

3. 蒙古族经济的发展:元朝时期,蒙古族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畜牧业和农耕经济。元朝政府设立了太仆寺等畜牧业专管机构,并普设官营牧场,同时通过《农书》等农业书籍对蒙古族农业生产力产生了影响 。

4. 儒学与治国方略: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建立者,不仅熟悉蒙古族传统思想文化,也懂得汉族儒家思想和藏传佛教思想。他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了蒙古族向封建制的完善过程,并创建了全国统一的元朝 。

5. 吏治特点:元朝的官僚体制具有“蒙汉杂糅”的二元制特色,在吏治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王朝的表现,这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朝**:朱元璋(明太祖)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实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朝是由朱元璋(明太祖)建立的,他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的开始。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设立都察院:明朝在中央设立了都察院,负责秩序、司法、纪检等职责,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和对行政事务的管理。

2. 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在地方设立了御史巡按和六科给事中,负责地方考察职责以及对中央六部的监察,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

3. 推行“一条鞭法”:这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将税赋折银征收、赋役项目合并,简化了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一改革与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有关,战争的需要促进了财政制度的变革。

4. 军事改革:明朝初期,为了加强边防和中央集权,进行了军事制度的改革,包括设立卫所制度和实行屯田制度,增强了军事力量,保障了国家安全。

5. 经济政策:明朝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等,这些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通过这些措施,明朝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王应麟等编着的版本,三字经关于历史的介绍到明朝结束。后续部分到三字经结束后再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