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英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立刻拍起了杨子聪的马屁。
“另外,王焱此人,十分狡猾,不可不防,速调我本部中军,于水牛城、桑木关增强防守!”
杨子聪沉声道。
娄山关是防御北面敌人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防线则是水牛城和桑木关。
回到大将军府,杨子聪身心俱疲,他有预感,播州杨氏如今面临的危机,远胜世宗皇帝亲征那一次。
虽然王焱兵将数万,不及世宗皇帝十分之一,但压迫感却如同山崩海啸般猛烈。
随着播州丢失娄山关,水西、水东的两大土司也坐不住了。
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动作快的吃肉喝汤,动作慢的吃屁喝风。
于是纷纷调遣压箱底的军队,陈兵播州南面关隘。
在这种情况下,思州田氏深知唇亡齿寒,于是果断向龙泉关增兵,向施州方面增加压力,同时联合杨氏,随时准备高举反旗。
王焱和杨氏的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一轮。
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杨子聪只是想拖延时间,而非真的向朝廷妥协,当然不会答应这些条件,而是选择砍价还价。
对于杨氏的小心思,王焱心知肚明,没有拆穿,而是配合他们将这出戏演下去。
与此同时,大理的十万大军,在崖阳关下,吃尽了苦头,损兵折将上万人。
可是连崖阳关的大门都没进去。
这让大理主帅高元,压力剧增,王焱仅凭万余人就夺取了娄山关,而他率领十万军队,却是寸步难进。
两相对比之下,高元这个大理大元帅,实在是太没用了。
对此,大理皇帝段太明,愤怒的遣人来斥责高元,命令他十日之内,必须攻破崖阳关。
随着大理对贵州土司的动兵,也正式宣告了偏安一隅的大理国迈入了争霸行列。
消息很快传入了武昌,卧榻的柴昊,得知大理对播州用兵,而王焱趁机拿下娄山关,也是吃惊不小。
如此一来,贵州这盘死棋,算是被王焱盘活了。
“太子,播州杨氏虽然已经多年不听朝廷调令,但仍算是我大周的一部分,大理对播州用兵,就是对我大周用兵,此事,你来拿个主意?”
柴昊将柴轩召到跟前询问对策。
柴轩道:“王焱坐镇贵州,就算播州被大理侵占,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夺回,父皇不必多想,安心养病,说不定王焱还能趁机将播州收复,完成改土归流,同时震慑其他土司!”
“哼,你对王焱很信任啊!”
柴昊不悦。
柴轩道:“父皇为何对王焱有偏见?儿臣实在不解,论能力,王焱不输朝堂之上的任何一人。”
柴昊语重心长道:“就是因为他能力太强,朕才更加担心他,怕你以后驾驭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