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地在心中推演了几种可能,谢大绅的眼睛一亮:不出意外,氏族志这件事凉了!
赢世民给房如悔、杜玄龄也使了一个眼色。
意思很明显,大家都骂了,你俩也别闲着啊,快来骂朕,快来骂朕!
“陛下,臣也认为姚大学士的建议是对的。”房如悔躬身道。
“房黑子!”赢世民伸手一指房如悔,“朕就是要把门阀姓氏排在前五位,凭什么不行?”
“陛下,天下姓氏本源,何来排名一说?”房如悔正了正衣襟,瞄准朱知节身后最粗的柱子,“如果陛下不同意,那臣就要死谏到底,血洒当场了!”
朱知节见状,急忙拉住身旁的武将,拦住了房如悔的去路。
“……”谢大绅:我淦嘞娘!狗日的朱知节,老夫就不是人吗?
“陛下,容臣说一句公道话。”
太子右庶子、大学士孔颖达翻阅书籍后,也缓缓走出文臣队列。
“孔爱卿,你是天下儒生的代表。朕相信一定会赞成朕把门阀姓氏排在前面的对不对?”
我呸!
你们唱双簧,以为我看不出来?
作为皇帝,你想让天下姓氏平等,可以私底下和我们商量商量。
我们做臣子的,肯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可你现在搞成这样,这不典型的赶鸭子上架吗?
“陛下,臣也认为姚大人的提议很对。”
孔颖达搜罗记忆,拿出平生所学,列举了一大堆的典型案例。
最终,给这件事来了一个盖棺定律:姓氏,没必要搞劳什子的排名!
只是,孔颖达列举的案例有些奇怪,
朝堂上,这群自诩饱读诗书的人,大多数案例都没听过。
但就是没人敢质疑孔颖达,质疑他就是在质疑孔圣人。
万一孔颖达再说一句“你读书少不知经典”,那岂不是更尴尬?
事情真假的最终解释权,在孔颖达的手里。
这也就是后世为何总说“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的根本原因。
“孔二愣子!”赢世民一声咆哮,“你信不信朕现在就杖毙了你!”
扑通!
孔颖达跪倒在地,言官们也随之效仿。
“陛下,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