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对不起,下次一定不再这样。”

某官员不禁感叹。这就是经验积累所带来的结果:玻砂制作经验借鉴到瓷器上了;因研究矿物理化特性而能快速调配出多种色料;再加上田师专门提供机械设备支持。 “这个碗上的金银细绘是谁设计出来的?”

他端着那只红釉瓷碗细看,“这只碗来之不易呢。从你们奉命赶制以来经过十几番的试烧,仅仅得到这一只完整品,其他的几乎成了次品。”

孙夫人惋惜地摇头:“炉温稍低

新的安排

“本官为家中的男丁请求一簪袅爵,女儿则希望获得一少使爵。”

“以此确保他们终生衣食无忧。”

这位官员慷慨地答应了请求。

郑夫人闻言喜出望外:“多谢大人!”

“您……不会是骗我吧?”她又忍不住追问道。

“骗你作甚。”他耐心解释道,“这都是你应得的。”

“郑夫人,不知你是否愿意到内务府效力?”官员目光中充满了欣赏。

郑英才华出众,但他夫人的能力和才智明显更胜一筹。这位夫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聪明能干。

“大人的意思是什么?”郑夫人试探性地问道。

“内务府广纳贤才。”他对她说,“以你的才干,为何不在此谋得一份差事呢?先做瓷器坊的管事如何?至于官职品级,我会帮你操办。”

郑夫人愣了一会儿,难以置信地问道:“我也能当官吗?”

“当然能。”他肯定地回答,“内务府归皇室所有,只要你得到陛下的首肯,甚至可以担任更高职务。多一份俸禄也方便你们夫妻在咸阳安家落户,也为儿女积攒一些财富。”

想到这里,官员不由得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郑英:指望他是没戏了。

“我……听从您的安排。”郑夫人犹豫后最终答应。

“光烧出一两件合格瓷器还不够。”他继续说,“要多向田先生请教,早日规划出大规模生产的方案,明白了吗?”

他想起了某件事时注意到郑夫人说起田舟时带着敬仰和崇拜的情绪。那老小子还没结婚,要不要给两人牵线搭桥?

郑英对于妻子任职瓷器工坊管事感到十分意外,并露出一丝不满之色。

自己一心追求修仙之道,不关心妻小。现在有人帮忙担起这份责任,有什么不满的?

“宁拆十座庙,也不毁了一桩婚。好吧,既然你要寻仙问道,那就随你。”

“来人,请唤田先生过来。”他吩咐侍者说道。

半个时辰后,马车满载而归。去的时候他躺着非常悠闲,而返回时车上装满了捆好的精美瓷器,琳琅满目塞满了车厢。偶尔瓷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让他仿佛沉醉于乐曲之中。

“这是我们出口创汇的关键!”他抚摸着一只瓷瓶光滑的表面,满意地说,“终于成功啦!”

中华历史上,主要出口商品有三种:茶叶、丝绸与瓷器。前两者利润巨大,远超走私 ** 。

即使这次带回的瓷器大多是废品但材质上乘,制作精良。宋代民窑粗瓷都能值一两金,何况现在的精细制品。如果产量提上来,靠销售瓷器即可覆盖内库开支甚至有盈余。

“这就是高级科技奢侈品啊!”他感叹道,“秦朝的大舰队未来就靠它们了。”

接近家门时,一个窈窕的身影踮脚张望着,听到熟悉的车轮声后欣然迎接。

“阿菱!”他立刻认出了站在夜色中的相里菱。

“我回来了。”他下车后激动地将她抱入怀中,“外面风寒湿气重,别在外面等我,好吗?”

相里菱温柔一笑,却不敢直视他:“亥时到了你都没回来,我想看看而已。”

他摸到深衣上的湿气后感动地说:“你还知道撒谎了。”

她垂下头像犯错的孩子说,“对不起,下次一定不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