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随意打开盒子时,眼睛顿时瞪大。
“老张!”
“你给我滚回来!”
门外传来小心翼翼的问候声,“大人,有何指教?”
“进来。”
陈明招手示意,并专注于盒子里色彩艳丽、光洁如玉的大碗。这种血红色的碗,色泽浓郁,富有光泽,极其耀眼。
碗口沿用金线细细包络,搭配精致的银镶边装饰。任何人见了都会将其视作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
“这碗是谁做的?”他抚摸着手中的瓷碗赞叹不已。
“是由下官命令匠人制作出来的。”
“我问谁具体做出来了?”陈明显出不满。
“是房英夫妇。” 张守厚恭敬答道。
“房英夫妇?把他们叫来。”陈明当然记得这一对夫妻,正是上次成功解决透明玻璃杂质难题的功臣。
张守厚立刻转身出去通知他们。木盒中除了血红色大碗,还有一只底色淡青的瓷钵。钵子表面以细腻笔触绘制了古老树木和绿色嫩芽,枝头点缀着淡红的花朵,仿佛预示三色釉的成功试验。
“这是跳跃式的发展啊。”
彩色釉本应唐时才出现。陈明手中的瓷钵虽然工艺相对粗糙,但在同代瓷器中已是重大突破,成功同时使用了多种颜色釉料于器物之上。
随着张守厚严厉训话的声音渐渐接近,“进去好好表现……”
“陈府令待我们一直宽宏大量,定当效劳报恩。” 声音轻柔而恭敬。
门推开,张守厚带入一对衣衫沾满泥土的夫妻,行礼参见上司。
看到夜色渐深,时间不早,他们似乎还没有休息。
“还没结束工作吗?”
“确实未休,为了赶进度,已多时未曾停歇。”
他们显得疲惫但充满期待。显然,这些工匠正处在新的艺术创造浪潮中。
“张少府说过,吃得了苦中方能成大器。”
“工务院打造巨船,前往远洋探寻仙山踪迹。”
“我们自应竭尽全力,为仙人送上一份诚挚的厚礼。”
“故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仙人神通广大,知晓过去未来之事。”
“孙家父子的一举一动,想必仙人都已洞悉。”
“我心中至诚……”
张仙翁未等他话完,已是重重咳嗽。
“胡言乱语什么!”
“你老是挂在嘴上的那些仙人之事,岂不是早就露出马脚?”
“咱们是给陈总管办事,受内务部薪酬,本该忠于职守、安分尽责。”
“远海仙山什么珍稀宝物没有?还差你这寥寥几件拙作么?”
“把心思多放在正事上吧,不要一天只想着求长生之法。”
“试问你这点寒碜的东西想换来仙丹,可真是值得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