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脖之夜的投票通道一开启,大量的粉丝涌入网站。
从这一刻起,比拼的是谁粉丝多,谁粉丝经济实力雄厚,又或者谁背后的资本肯花大力气。
何浪在排行榜的位置早早掉了队,一直是前十守门员。
他一票没刷,也在粉丝群里说过不用刷。
何浪的粉丝真的很听他话,真就一票没刷,每天固定给他投一票而已。
纵使喜欢何浪的人很多,愿意给他投票的人也很多。
但个人终究比不过工作室。
人家一个工作室成千上万、几万十几万个账号,个人拿什么比。
这也是一些圈内公司割粉丝韭菜的“妙计”。
粉头在群里喊一声:“是时候为哥哥拼命了。”然后甩出一个链接,点进去是各种平台的刷票工作室。
有钱的不在乎钱的几万几十万,囊中羞涩的学生党,咬牙省出饭钱也要为偶像刷上几票。
殊不知,这些工作室背后,有可能就是偶像公司操控的。
娱乐圈几十年的发展,早就有了一套成熟且完备的“割韭菜”体系。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助力偶像登上第一的宝座。
大家一起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把票数搞上去。
大小粉丝在这过程中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凝聚力,以后再有什么活动喊一声就成,保管安排妥妥的。
为什么很多艺人对于刷票的行为置之不理,甚至乐在其中。
不光是排名高了,曝光就有了,提升粉丝凝聚力也是好处之一。
萧战、王二博俩人的排名一直稳居前二,前十里都是流量艺人。
何浪在第十的位置上十分扎眼,人家都没作品,就你一个人又是歌曲又是电影的,影响多不好。
第十名之后的选手,眼见何浪不刷票,开始发力,就想着把他踩下去。
前十的曝光跟之后的不是一个量级。
很快,排行榜前列见不到何浪的身影,把榜单往下一滑。
哟呵,这不是我浪哥嘛,几天不见怎么拉了,都二十开外了。
有多少人喜欢何浪就有多少人讨厌他。
这下可把讨厌他的人乐坏了,不光是他们,其他艺人的粉丝也是狠狠出了一口气。
何浪这两年出得风头够多了,他不下去,其他人怎么上位。
一时间,各种嘲讽充斥网络。
“阳光之下,万物显形,何浪粉丝也不行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何浪多大能耐呢!一看排名,二十六,笑死爹了!”
“平日里不总是吹什么年轻一代第一人,一拉出来,就是个牛马。”
.......
网友是会对比的,每次评论前都说一句:抛开何浪的作品不谈。
何浪自己都看笑了,娱乐圈不比作品比什么?
知道自家哥哥没什么代表作,就硬比是吧。
更好笑的是,有粉丝拿何浪身高说事,骂他小矮子。
何浪寻思自己一米八也还行啊,再一看跟他比的,快两米了,那他确实是矮。
网友总能找到莫名其妙、千奇百怪的角度,把何浪跟其他男艺人一一对比。
最后发现,除了颜值、才华,何浪输的一败涂地。
何浪粉丝看不下去了,他们只是低调,不代表死了。
粉丝们开始反击,骂战四起。
何浪没怎么管,爱骂让他们骂去。
他倒是乐得清闲,可其他人粉丝不开心,因为打脸来得太快了。
这事跟何浪没什么关系,主要跟电竞圈有关,其实就是网络小仙女跟直男的战争。
围脖这边也是,什么热度都要。
围脖king搞投票不说,还有一个围脖年度人物也要搞投票。
本来萧战、王二博,第一第二当的好好的,突然冒出一大票电竞圈的选手。
小仙女们嘲讽玩游戏的男的都是死肥宅,一下子激怒了游戏玩家,说什么也要把你家哥哥压下去。
不只是游戏玩家,路人早就看不惯这些饭圈文化,群起而攻之。
这下,年度人物的热度反而比围脖king大上许多,萧战、王二博很快就调到第三第四,速度比何浪掉出前十还更快。
“你们不是能刷吗?继续啊。”
“第一怎么不是你家哥哥,是不喜欢吗?”
“只能说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