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234)

夜色如墨,繁星点点,开封府内灯火通明,包拯端坐在大堂之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威严。南侠展昭立于一侧,手持巨阙宝剑,英姿勃发。师爷公孙策则手捧案卷,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题。王朝、马汉两位护卫,身形魁梧,宛如铁塔,静静守候在包拯身旁。

“大人,近日京城中流传着一则谣言,说朝中有人意图谋反。”公孙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包拯闻言,目光如炬,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彻查到底。”

正说话间,一名捕快匆匆而入,禀报道:“大人,城外发现一具无名尸体,身旁留有一封密信。”

包拯接过密信,展开一看,只见信上字迹歪歪扭扭,似乎是在极度惊恐中写下的:“救……救……我……谋反……”

“看来,我们的线索就从这里开始了。”包拯将密信递给公孙策,目光转向展昭,“展护卫,你随我去现场看看。”

展昭点头,随即与包拯一同出门,跃上马背,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城外荒野,月色下,一具尸体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四周散落着一些散乱的衣物和破碎的兵器。包拯仔细勘察现场,发现尸体身旁有一处被翻动过的痕迹,似乎有人在此搜寻过什么。

“展护卫,你看这里。”包拯指着那处痕迹道。

展昭上前细看,皱眉道:“看来,这里确实有人来过,而且目的不纯。”

两人继续在四周搜寻,突然,一阵风吹过,草丛中似乎有什么动静。展昭身形一闪,已拔剑在手,护在包拯身前。只见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吓得两人一惊。

“虚惊一场。”包拯摇摇头,继续勘察现场。

经过一番搜寻,他们在尸体身旁找到了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工艺精湛,非同凡品。

“这块玉佩,似乎有些来头。”包拯将玉佩递给展昭。

展昭接过玉佩,仔细观察,道:“大人,这玉佩上的凤凰图案,与宫中某位娘娘的徽章极为相似。”

包拯闻言,心中一惊,深知此事牵扯甚广,必须谨慎行事。他收起玉佩,与展昭一同返回开封府。

回到府中,包拯立刻召集公孙策、王朝、马汉商议此事。公孙策看着玉佩,眉头紧锁,道:“这玉佩若是真的,那么此事就与宫中某位娘娘脱不了干系。”

“不错,我们必须小心行事。”包拯沉吟片刻,道,“王朝、马汉,你们二人即刻前往宫中,暗中调查此事。公孙先生,你负责查阅典籍,看看是否有类似的谋反案件可供参考。展护卫,你随我一起去拜访一位故人。”

展昭闻言,剑眉一挑,道:“大人要去拜访谁?”

“江南七侠中的云中鹤。”包拯缓缓说道。

云中鹤,江南七侠之一,以轻功和医术闻名江湖。包拯与云中鹤素有交情,此次前往,正是为了请教他关于谋反案的线索。

两人一路快马加鞭,不日便来到江南。云中鹤隐居在一处幽静的山谷中,四周竹林环绕,环境清幽。包拯与展昭来到山谷口,只见一名青衣男子正在溪边垂钓。

“云中鹤兄,别来无恙。”包拯上前拱手道。

云中鹤闻言,抬头一看,笑道:“包大人,展兄,稀客啊。快请进屋一叙。”

三人进屋坐定,云中鹤泡上一壶好茶,与包拯、展昭闲聊起来。包拯将京中的谋反案告知云中鹤,云中鹤闻言,神色凝重,道:“此事非同小可,若真的牵扯到宫中,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因此,我才特地前来请教云兄。”包拯道。

云中鹤沉思片刻,道:“包大人,据我所知,宫中确有一位娘娘与江湖中人有所勾结,但具体是谁,我却不得而知。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包拯闻言,心中稍安,道:“如此甚好,有劳云兄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包拯与展昭便告辞离去。云中鹤送至门口,道:“包大人,展兄,一路保重。若有消息,我会立刻通知你们。”

包拯点头,与展昭上马离去。回到京城,王朝、马汉已等候多时。二人将宫中的调查结果告知包拯,果然发现那位拥有凤凰徽章的娘娘与一名江湖人士有所往来。

“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包拯沉声道,“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找到那位江湖人士。”

公孙策此时也走上前来,道:“大人,我查阅了典籍,发现历朝历代谋反案中,往往都有江湖人士的身影。这些人武艺高强,行踪诡秘,很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