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血管癌

行世者2 坚木本木 2394 字 9天前

赵飞扬安慰道:“您别担心,我们会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援助。我们可以先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

刘祖训也说道:“我们还可以建立远程医疗平台,随时为你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在赵飞扬和刘祖训的帮助下,这家医院成功开展了联合治疗血管瘤的项目。许多原本因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救治。

推广过程中,他们也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发现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血管瘤,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对于一些位置较深、面积较大的血管瘤,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我们可以考虑借鉴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微创理念,研发一种针对血管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赵飞扬提出了新的设想。

团队与医疗器械研发专家合作,尝试开发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器械。经过无数次的设计、试验和改进,一种专门用于血管瘤治疗的微创介入导管诞生了。这种导管可以通过微小的创口,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血管瘤内部,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临床应用中,他们将微创介入治疗与中药、普萘洛尔口服溶液联合使用,针对特殊类型的血管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着,原本棘手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这种联合治疗真的太神奇了,我的血管瘤这么严重,都以为治不好了,没想到现在竟然好了!”一位特殊类型血管瘤患者感激地说道。

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和推广,越来越多的血管瘤患者受益。赵飞扬和刘祖训开始关注血管瘤的预防研究,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他们发现血管瘤的发生与一些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可能存在关联。

“我们不能只专注于治疗,还要研究如何预防血管瘤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患者的痛苦。”赵飞扬说道。

他们开展了一项关于血管瘤预防的研究项目,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孕期环境等因素,试图找出血管瘤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孕期母亲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可能对胎儿患血管瘤的风险有一定影响。

“如果我们能确定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孕妇们提前注意,降低胎儿患血管瘤的风险。”刘祖训说道。

他们将研究成果整理成科普资料,通过医院、社区等渠道进行宣传。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孕妇和婴幼儿家长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检查服务,提高公众对血管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研究血管瘤预防的同时,赵飞扬和刘祖训也没有忘记对肿瘤血管靶向药物雷莫芦单抗的研究。他们思考着能否将雷莫芦单抗的作用机制应用到血管瘤治疗中,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雷莫芦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来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它对血管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赵飞扬说道。

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发现雷莫芦单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抑制血管瘤的血管生成,减缓瘤体的生长。但雷莫芦单抗作为一种肿瘤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要谨慎使用。

“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式,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刘祖训说道。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雷莫芦单抗与中药、普萘洛尔口服溶液联合使用的最佳方案。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试验中,对部分难治性血管瘤患者使用这种联合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种新的联合方案给我们这些难治性血管瘤患者带来了希望,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一位患者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