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母站在堂屋的门口,看着外面的天色已经不早了。太阳西沉,西边的天空映照出一片火烧云。

看着左邻右舍的屋顶烟囱都开始冒出一股一股的白烟,各家各户都开始做饭了,趁着天亮把饭做好吃完,收拾好之后就休息了,冬天黑的越来越早,农村人的晚饭也越来越提前。

而且现在基本上过了农忙,等到给麦地浇完最后一遍水,今年的农活儿就算结束了。大家现在也不像夏天那么累,所以基本上都是上午一顿,下午一顿。

上午10点钟左右吃午饭,下午四五点吃晚饭,一天只吃两顿饭。

江母见有人开始做饭了,也打算把米饭先蒸上,等米饭蒸熟了再把江文岚叫醒,让她把米饭收进空间里,然后再炒菜。

等到天黑江文峰自然就自己回家了,他一直牢牢记住母亲和妹妹说过的话:到点儿回家,不在大姨家留下吃饭。

因为麦秸秆儿被江母选出去一部分,柴火明显不太够烧了,而且蒸米饭的话,火大一点也可以。江文岚抱的干树枝子有点少,所以江母自己慢慢挪着小步子,到外院儿柴火垛那儿去扯自己早先捡回家的树枝。这些树枝都已经干透了,可以拿来当柴烧。

江母又抱了一一些粗点儿的树枝用来蒸米饭。她不打算用乡下常用的方法来蒸了,那样的话米香味儿传出去的会太远。

乡下原本的做法是先把米下冷水锅煮,等到米粒开花儿了,然后再把米用笊篱捞出来,放到铺着纱布的蒸屉上再蒸。

这样的话蒸出的米饭显得更多,按农村话来讲叫出数。这样一来米饭多一些,每个人能多吃一些,把肚子哄饱。

江母现在是不愁粮食了,又一心想让两个孩子能够吃饱吃好,所以她刚才直接找了个大瓷盆,舀了两碗米。刚才江文岚睡着之前已经帮她把米淘好,放进了大铁锅里。

这些闺女都已经帮她做好了,江母只需要把火点着就可以了。

江母坐在小板凳儿上,先抓了一把麦秸秆儿填到灶里,又捡了一些细小的树枝儿搁进去架在麦秸秆上。

等她拿着火柴把灶里边的柴火点着,看着那些细树枝也被引燃了,再慢慢的往里添粗一些的树枝。

等到火旺起来了,江母就往灶膛里添了几根比较粗的树枝,这样就不用守在灶眼前面了。

等到这一灶膛的树枝烧完,江母又选了几根比较粗的木柴填进去。没过多久锅里传出了米饭的香味儿,江母把剩下的一些细小的树枝都填到灶膛里就不再理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