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秧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国际航海研究院?让各国的航海家一起研究,共同发展?"
这个提议引发了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能促进航海技术的发展,反对者担心商业机密会泄露。
"诸位想想,"叶知秧说,"如果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独占航海技术,或者马可·波罗封锁丝路信息,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正是因为知识的交流,才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她进一步阐述了设想:研究院将采取会员制,各方平等参与,共同研究,共享成果。但每个成员都要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
"这不就是你们西方提倡的契约精神吗?"她对西方代表说,"而'和而不同',又何尝不是东方的智慧?"
这种将东西方理念结合的方式,让双方都感到了尊重。渐渐地,反对的声音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建设性的讨论:如何构建这个机制,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一个意外的支持来自商人群体。他们最清楚:航路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看似诱人,但长远来看,开放合作才能带来持续的繁荣。
"与其把钱花在护航和对抗上,"一位有远见的商人说,"不如投资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
会议持续了三天。最后,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诞生了:成立"海上丝路研究院",致力于航海技术的研究和文化的交流。
研究院的章程凝聚了各方智慧:
- 成员国平等参与;
- 研究成果共享;
- 尊重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