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从来如此是不对的

“也就是明确的告诉天下所有人,我们宋朝,是和五代十国时期的那些人不一样!”

“也和更远之前的那些朝代不一样!”

“只要你投降,我说善待你,那就一定会善待你,不会过河拆桥!也不会像司马家一样,出尔反尔!”

“这就是赵匡胤非常厉害的一个很大原因。”

“他一直想着重新书写规则,重新立下规则。”

“哪怕南唐后主李煜最后不是直接投降,而是兵败投降,但只要是投降,赵匡胤依然还是认了。”

“李煜随后就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在汴京去世,追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这下众人的脑海一下子豁然通透,原来如此。

他们说怎么李煜竟然还能善终,竟然是赵匡胤有着这样雄心壮志。

“可能有人会说,当时是还有其他的割据势力,赵匡胤不得不善待李煜。”

“但五代十国混乱的时候,为何其他人没这么想?”

“反而偏偏是宋太祖赵匡胤这样想了,并且还这样做了?”

“这也是我觉得宋太祖赵匡胤非常厉害的一个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他想着重新书写规则,而不是顺着时代的风气随波逐流。”

李恩凡伸出手,给众人讲述了隋朝杨坚是怎样对待的那些割据势力。

“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也同样是如此,在俘虏了陈叔宝之后,也并没有对他怎么样。”

“隋文帝在长安修治宅邸,礼遇甚厚。入隋以后,陈叔宝也是经常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壬子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这就是为何这些皇帝非常厉害的原因。”

“他们想着的,从来不是顺着时代的风气,也并不是顺着自己的喜好。”

“他们总是会想着,重立规则,让中原稳定下来。”

拿起茶杯,李恩凡轻抿了一口,随后又继续说道:

“柴荣你们知道吧?后周的第二位皇帝,现在还有人吹他多么的英明神武。”

“但之前我们说过,柴荣做过屠城这种事!”

“可能又会有人反驳说,五代十国那个时期,屠城多正常。”

“但为何赵匡胤没做过屠城这种事呢?”

“曹操做过屠城之事就骂?柴荣做过屠城之事就夸?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但想一想,为何称他是五代第一明君,却称呼赵匡胤为宋太祖?”

“当做出了这种事的时候,不管你是为了震慑反抗的势力还是出于其他的原因。”

“那就已经落了下成。”

“因为细数历史上所有终结混乱和战乱时期的开国皇帝,他们都是想着如何重立规则和规矩。”

“而不是想着顺着时代的风气去随波逐流。”

随后,李恩凡开始讲起了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

“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最后能够善终的原因,和上面是差不多的。”

“因为要证明,我们的制度,是比前面所有制度先进的,积极的,进步的。”

“如果直接杀了,那多简单,谁都可以这样做。”

“封建王朝可以这样做,军阀可以这样做,民国同样也可以这样做!”

“但如何这样做了,那和前面的制度有什么区别?”

“学过红色思想的应该知道,红色思想最令人震撼的,就是把“鬼”变成了“人”。”

“在封建时期的王朝,还有封建残余的民国,那时候中原大地上还有着很多的“鬼”。”

“那些人活的就像“鬼”一样,四处飘荡着,游荡着。”

“麻木的和“鬼”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红色思想就是把这些“鬼”,变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