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八虎

五行德运理论这种东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承周,但也是可以承唐的。

...

大明。

洪武年。

朱元璋听着天幕的讲述,又想起自己看的史书,发现这后世皇帝培养太监,总有一种熟悉感。

虽说是在朱瞻基时期就开始教导太监读书认字,但朱元璋总觉得培养这些太监的人,可能是一些不好说的人。

‘锦衣卫?’

朱元璋脑海里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锦衣卫虽说设立时间是在洪武十五年,但它的前身是朱元璋身边的仪鸾司。

这仪鸾司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暗地里监察百官,并且里面的人大多都是元末时期战乱收养的孤儿。

有军队退下来的吗?

是有的,但这些军队退下来的人,多是朱元璋的亲卫,在仪鸾司里是负责武力的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其他的,诸如情报和探查等等,绝大多数都是朱元璋收养的那些孤儿负责。

“嘿,这些子孙还真是聪明。”

朱元璋笑了一下,竟然用培养锦衣卫的手段去培养太监。

这方法可行吗?

朱元璋认真思考了一下。

还真的可行!

一个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是谁?不是皇后,也不是某个妃子,更不是某个大臣。

从古至今,就是身边的太监!

如果把一个太监从小按锦衣卫的手段去培养,让他帮自己做事...

朱元璋忽然有些心痒痒了。

在历史上,朱元璋虽说讨厌太监,一直不允许太监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但那是没找到好的手段去限制太监。

可想着史书之上后世历史那些太监甘愿做皇帝的一把刀,手里有权都不反抗,默默赴死的情况来看。

太监有时候还真是一个好的选择。

没有根,没有后人,从小培养,心中只有皇帝。

这简直是完美的刀!

“标儿,你说,咱招收一批太监,以仪鸾司的手段去培养怎么样?”

此时朱元璋身边只有朱标在旁,所以朱元璋问的很是干脆。

“仪鸾司的手段?”

朱标很早就知道仪鸾司了,朱元璋不管设么事,从来没有避着自己的这个好大儿还有妻子马皇后。

毕竟在他的小农思维认知里,好大儿是要继承家业的,而妻子,则就是打理家业的。

这有什么好避开的?所以在仪鸾司创立之初,朱标和马皇后就一直知道这隐秘的部队存在。

朱标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下后说道:

“父亲,还真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知道你一直想限制仪鸾司,认为他们有时候权力过大,但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

“而因为唐末的缘故,以前你和我一直对太监抱有很深的敌意。”

“可后续的历史证明了,用无根的太监去做这些,哪怕他们权力过大,但依旧是依附着皇权。”

“一个刚上位的皇帝,一道圣旨把权势滔天的太监下了,这很能说明问题了。”

朱元璋听得十分认真,随后又问道:

“咱前几天给你看的史书,你看了没?”

“已经看完了,父亲。”

“咱不是一时兴起,你也看了史书知道,锦衣卫在后续的历史里,已经成了文官的刀。”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撇了一眼低头站在远处的一个太监说道:

“咱想岔了,太监是真不一样啊,他们始终是站在皇帝的身边。”

“最后,连死,也都是随着皇帝一起赴死。”

“咱有时候偏见确实太深了。”

“看了史书,又听了天幕的讲述才知道,太监的一切声势行动,背后都有着皇帝的默认。”

“唐末那些太监是没有限制才造成的。”

“但只要咱们从小培养他们,以军队和锦衣卫的手段培养...”

“简直就是完美的刀。”

“以后每年招收太监入宫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截留一批年龄最小的,先交给锦衣卫培养。

等大了一些,再让咱的亲卫去培养。”

“父亲,那你可要尽快的给我一些。”

朱标面露笑容的看着朱元璋缓缓说道。

...

在封建时期的古代,家始终是在国前面的。

大多数官员的贪污腐败还有压榨百姓,都是为了自己的家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总想着给自己的后人留点什么,这是几千年深植所有人脑海里的想法。

而除了这些以外,剩下的那一小部分,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和享乐。

但对皇帝来说,享受和享乐影响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