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战略部署与意外插曲

我在异界有座镖局 独奕 1305 字 11小时前

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某些女性角色以其独特的行动轨迹,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变量,譬如李沅芷,其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荒郊野外,本可避世安宁,却意外地卷入了风波之中,其遭遇迫使同伴陈池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挑战。

陈池内心深感忧虑,自那些金国死士之口,他获悉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情报。这批死士,隶属于金国重臣完颜洪烈麾下的秘密组织,专司暗杀、情报搜集及异己清除等任务,其职能与传说中的血滴子组织颇为相似,虽因资源有限而未能达到后者那般的专业与声名显赫。

随着完颜洪烈一行入京,其麾下死士并未随之撤离,而是潜伏下来,意图执行一项隐秘计划——破坏宋清之间刚刚建立的商道。这一举动,深刻揭示了宋金两国之间错综复杂、充满敌意的历史纠葛,双方虽偶有合作之表象,实则暗流涌动,世仇难解。

宋清商道的建立,对金国构成了重大冲击,不仅导致税收锐减,更使原本稳固的盟友关系出现裂痕,金国对此自然无法坐视不理。完颜洪烈此行,表面上是参与少年英雄会,实则暗藏刺杀宋国重臣李可秀、阻挠宋金商道谈判的阴谋。

然而,李可秀身为朝廷重臣,其居所防范严密,使得这些刺客难以找到可乘之机,于是他们将目标转向了李可秀之女——李沅芷。遗憾的是,李沅芷的轻率之举,恰恰为敌人提供了契机。她因察觉到身边的暗中保护而心生不满,误将此视为轻视,竟擅自将护卫驱散,这一举动无疑将自己置于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对于李可秀而言,他深知此行危机四伏,故而对爱女的安全格外重视,早已布下重重防护。然而,李沅芷的自作主张,却使得这些精心布置的保护措施化为乌有,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此等因个人情绪而置大局于不顾的行为,无疑是对自身安全的极大漠视,也再次印证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训。两日前,金国刺客悄无声息地侵袭了此农庄,成功掳获了李沅芷,却意外遗漏了一名关键人物——据情报所述,此人乃李沅芷之近身侍女,因恰巧外出未归而幸免于难。鉴于形势紧迫,为避免泄露风声,刺客组织决定务必追捕此侍女,以防其返回农庄察觉异样,进而引发李可秀在此地强大势力的反扑,届时他们将难以全身而退。

此等变故,令旁观者陈池心生感慨,既觉无奈又带几分戏谑,暗叹李沅芷之幸运。显然,那位“侍女”实则是萧忠慧,而她此刻身在何方,唯有天知地晓,无从揣测。

预见到次日与萧老会面或将面临责难,陈池心中不免郁结,遂将满腔愤懑转嫁于眼前被俘的死士身上,施以一连串严酷的审问手段,令其饱受折磨,几无人形。

片刻之后,陈池移步至另一名死士前,对方神色惊惶,恐惧之情溢于言表。他冷峻宣告:“你的同伴已供出实情。”随后,将先前审讯所得信息一一道来,顿时击垮了此死士的心理防线,使其彻底崩溃。陈池此举,意在瓦解其抵抗意志,以彰显审讯之成效,而非单纯追求杀戮的快感。

“既然你坚持沉默,就让你领教一番我的手段。”言罢,陈池再次施以严厉惩戒,旨在让对方面对生命的威胁时,悔恨自己先前的苟且偷生之念。

至此,两名死士均遭严酷对待,虽非传统意义上的“虐杀”,却也让陈池的心情稍有缓解,仿佛体内淤积之气得以顺畅排出,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

经此审讯,陈池已掌握刺客团队的基本布局:共有七人,除两人留守外,其余分头行动,一路追踪萧忠慧,另一路则负责监视李可秀的动向。此情势对救援行动极为不利,若萧忠慧落入敌手,救援难度将陡增,燕京城之大,无疑为搜捕增添了重重困难。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两名女子,其难度无异于海底捞针,加之这些目标人物行踪诡秘,频繁变换居所,展现出极高的反追踪能力,这无疑加剧了搜寻的复杂性。然而,幸运的是,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终于迫使两人透露了李沅芷当前的藏匿地点,且此信息在短期内不会有所变动,为我方争取到了宝贵的营救时机。

陈池在迅速而隐秘地处理完相关事宜后,即刻返回镖局,召集了所有女眷,将当前紧迫的局势简明扼要地通报给她们。面对即将展开的行动,女眷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誓要解救李沅芷,展现出了深厚的姐妹情谊,尽管在策略上或许略显冲动。

陈池深知此行的艰巨与危险,他冷静地提醒众人:“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人质的安全系于一线,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些亡命之徒的性命虽轻如鸿毛,却足以成为威胁李沅芷安全的筹码。”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沅芷安危的深切关切,以及对局势的深刻洞察。

鉴于情况的特殊性,陈池精心部署了行动计划:“我们分三路行动,文秀负责在李沅芷藏身的农庄附近潜伏,若能偶遇萧忠慧更佳,一旦发现其他可疑人物,务必先获取情报再果断处置;春花与非烟则前往李可秀府邸附近监视,避免消息泄露给他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协助捕捉并清除附近可能存在的金国细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陈池自告奋勇地承担起解救李沅芷的重任,面对文秀的担忧,他自信地笑道:“放心,我们并非孤军奋战,手中握有‘义结金兰谱’,此乃我们之间的秘密武器,关键时刻定能召唤援手。”他同时叮嘱众人,在遭遇困境时务必相互支援,确保行动的安全与成功。在确认众人无异议后,他果断拍掌示意,随即一行人井然有序地跨上骏马,离开了镇远镖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锐风貌,仿佛一支即将成型的娘子军,令人瞩目。

队伍行至街口,众人依照计划分散,而陈池则独自策马,悄然向城西北方向行进,目标直指一处名为“小火灶”的古老作坊。此作坊以酿酒闻名,历经二十余载春秋,早已成为该胡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隐蔽之深,令人咋舌。

若非一名死士的忠实告密,陈池断难将这家历史悠久的店铺与金国在燕京城内潜藏的秘密据点相联系。国与国之间,利益纠葛,哪有什么纯粹的友谊可言。

为避免打草惊蛇,陈池在远处便下马,转而运用轻功,悄无声息地接近酒坊,自屋顶梁木间缓缓移动。据闻,该处周围布满了精巧机关,若无正确解法,后果不堪设想。尽管陈池对自己的身手颇为自信,但他深知轻重,不愿无谓冒险。

抵达外院后,他环顾四周,未见异常,眉宇间不禁浮现出一丝疑惑。为探明真相,他决定寻找一处高点以观全局,遂轻盈一跃,攀上了院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

然而,刚一站稳于枝桠之上,脚下突感异样,紧接着,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铜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四周的宁静。

“糟糕,落入陷阱了!”陈池心中暗叫不妙,迅速调整策略,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