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罪臣之女

这种行为虽然不被提倡,却也被一些人视为富家子弟风流习性的一种体现,倒是无伤大雅。

可罪臣之女,那是朝廷官员、世家子弟提都不敢提,碰都不能碰的存在。

罪臣,是被打上耻辱烙印的人。

罪臣家眷,本应是不被善待的,纳她们为妾算是一种挑战皇权的行为。

皇权至高无上,不容许世人有丝毫的冒犯,谁敢轻易去触碰。

一旦与罪臣家眷有瓜葛,那就是明着挑衅皇权的威严。

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在这个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即便身处上层的高官显爵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任何看似微小的僭越行为,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遭受来自皇权的严惩。

按理来说原身的父亲作为一方要员,亲朋好友中总不乏有人财力雄厚,有本钱将她们买回自己府中。

可谁敢沾染这种事呢?

这不仅仅是救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家族的兴衰荣辱,甚至身家性命。

一旦涉足其中,就如同站在了悬崖边缘,随时可能被卷入政治的风暴之中,被冠以“谢党”的罪名。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结党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指控,宛如一道死亡宣判。

朝廷之中,皇帝最忌惮的便是官员之间私下勾结,形成势力集团。

这被视为对皇权的直接威胁,因为党同伐异往往会扰乱朝政,使得皇帝的政令难以顺利推行,权力被分散架空。

那些被怀疑有结党行为的人,不管是真的参与了党派之争,还是仅仅因为与罪臣有所关联而被诬陷,都难以洗脱罪名。

一旦被冠以“谢党”之名,就等于被打上了叛逆的标签,名誉扫地。

家族的财产会被抄没,族人会被流放或者处死,原本高高在上的家族会在瞬间崩塌,曾经的荣华富贵化为乌有,只留下无尽的苦难与耻辱。

所以,即便有人对罪臣家眷怀有同情之心,也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明哲保身才是人之常情。

电光火石间,罗诗杳脑中有模糊的记忆被唤醒。

她突然想起,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

清康熙年间,蔡毓荣平定三藩之乱。

事后,康熙在清点名单时,发现吴三桂的一个孙女神秘失踪。

在那个时期,一个掀不起什么风浪的女眷失踪,似乎并不是什么重大事件,康熙并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