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个修学位次,当然有浅深的差别,但是能增进的就是三渐次,就是正行圆顿止观,助行就是持戒,还有《楞严神咒》。依止这样的三渐次,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我们前面讲五十七位,要把干慧地扣掉,干慧地它是路,但是它不是真;妙觉是真,而不是路,因为妙觉是结果不能讲路。把干慧地跟妙觉去掉,就是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庚三、复以邪正结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你能够照前面的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这叫作正观。假设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用有所得的意识分别心来起观,这样是邪观。你一开始邪,你后面一路走来就是邪。《楞严经》修学只有一个思想,就是破你心中的名言分别。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不要老是被你的妄想不断的牵动。这就是以不生灭心的根本思想。在这一段当中,蕅益大师他的判定邪正,他提出三个看法,他说:以三事来判定邪正。
一、「安住」圆顿止观性修不二,名之为正。你在修行当中一定要性修不二,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你所有的修学依止一念心性而生起,最后还是开显一念心性,以不生灭心来当本修因,这叫作正。
二、「过程」知由三渐次,正助并修,戒乘俱急,名之为正。在修学的过程当中,理观叫作乘,事修(持戒),这两个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一方面理观,一方面事修,这个叫作正。
三、知六而常即,而不生退却;知即而常六,而不生憍慢,所以能够理事无碍,名之为正。在道理当中我们产生信心,在事相上,我们点点滴滴一天一天的进步。前面讲到渐次深入,我们只保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事要渐修,名之为正。
三重的差别来判定邪正。到这个地方,整个修行的位次讲圆满了。
乙四、结成经名以彰圆体圆宗圆用(分二:丙一、文殊问。丙二、如来答)佛陀到这时候,其实整个修学的内涵、修学的位次已经讲圆满了,但是佛陀都没把经题定下来,所以必须由大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来提经题。经题当中它彰显了三个内涵:一、彰显本经的「体」,本经的题就是第一大科: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是所依的理体,就是我们讲的不生灭心为体。二、圆宗,就第二科:“空假中”三观的正助双行,叫作「宗」。三、圆「用」,第三科讲到修行的位次,功德力用。分两段:一、文殊问。二、如来答。
丙一、文殊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文殊菩萨代表大乘的实智(真实的智慧),所以他这时候在大众法会中从座位而起,而白告佛陀,他说:我们应当如何安立这部经的名称呢?蕅益大师说:问本经的体。二、我及众生云何奉持?这一段是问本经的宗趣跟它的功德力用。第一个问是问体,第二段是问宗跟用,等于是本经的体宗用。
丙二、如来答(分二:丁一、别答五名。丁二、总答奉持)丁一、别答五名
【图一】
依体立名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这一段的经题是彰显本经所依的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称性起修」。菩萨的菩提心所产生的波罗蜜,都是依止不生灭心而起的。所以他这个地方是经名《大佛顶》。这个《大佛顶》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不生灭心」,拣别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能够根据六根去接触六尘,根尘碰撞而产生一个识,不能依止这个,不能产生意识分别。
所以你为什么修行佛法?只有一个理由:依大佛顶而修。你的心都不能依外在的因缘,从《楞严经》的角度,你说我为了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而修学佛法,这个都不对的。这意识分别心嘛!六根去攀缘众生苦的境缘,产生一个慈悲的意识分别,这样子都是属于生灭心,这个菩提心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整个修行所依的理体就是《大佛顶》,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
「悉怛多般怛罗」前面的《大佛顶》是约显教来说;密教就是「摩诃悉怛多般怛罗」。“摩诃”是大,“悉怛多”是白,“般怛罗”是伞盖。海公说:其实「大白伞盖」就是《大佛顶》,道理是一样,一个是密一个是显。「无上宝印」,大佛顶性是无上之法。为什么是“印”呢?因为所有要成佛的人都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以心印心」。如果你所依止的心不是这种心,那你根本就过不了关。「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前面我们讲过,十方诸佛要成佛,没有一个人意识分别心根据一时的冲动来学佛的,没有这回事情!都要明白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起修的,这是一个无上宝印,这是「以心印心」的法门。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前面是讲所依的理性,这地方是依止理性所产生的智慧。依止不生灭心产生清净广大的智慧眼,依止不生灭心产生空假中三观,叫「清净海眼」。这个标题偏重在「体」所依的体性。
小主,
依用立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这段的经题偏重在功德力用。这部经有什么功德力用呢?「救拔亲因」。“亲因”蕅益大师说:就是亲因缘。救拔谁呢?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摩登伽女,这两个出了状况,佛陀才宣说《楞严咒》,才宣说此经。所以这部经主要的亲因缘…当然如果说讲得更远一点,末法众生都是救拔的对象。但是他当时直接的因缘,的确是因为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的事情而宣说的。
阿难尊者他是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背很多道理,但是都活在意识分别心中;性比丘尼是淫心炽盛的淫女。这二个人一个是烦恼很重,一个是分别心很重,结果两个人因为这个教理以后,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前面是说它所救拔的根机,这以下讲他得到的利益,都能够发起菩提心,而成就正遍知。“正”讲大乘的实智,空观的智慧;“遍知”是讲菩萨的假观。
依宗立名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依宗立名:「如来密因」就是前面的体,十方如来的秘密之心,非凡夫二乘跟权教菩萨所能了知的,叫作密因。「修证了义」正是讲到本经的宗,空假中的智慧,依止空假中才能够达到修证了义。“宗”就是它修学的方法。
体宗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