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第二段。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假设我们因地的发心是追求一种生灭心(这个“生灭心”,我们前面讲很多了)。心本来没有生灭,但是你心中产生一个相以后就生灭了。你心中去追求外相,你追求来生的福报,追求今生的福报,你心中追求一个有为的事相,这个就是一种生灭心了。心本来是没有生灭,但是跟相结合在一起就变成生灭了。那你把这个当作最初发心的话,最后你追求的是诸佛一种不生不灭的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因果要相应。
小主,
有一个西藏上师说,我们整个成佛之道,最初的一念的发动的力量,是从菩提心发射出来的,你最后的成果还是回到这一念的菩提心。你就知道这个菩提心很重要。它身为整个修学的发射点,最后还是回到这个点,它等于是整个修学的根本。
有一个人问一位雕塑大师。他站在这个雕塑大师旁边,看他做雕塑。本来一个木头,这个木头当然没有相,雕塑大师拿这个刀子,就这样左砍一刀,右砍一刀,七砍八砍,就把一个马的头砍出来,两个眼睛炯炯有神;再砍几下,这马的四条腿也做出来了,可以说整个脚看起来栩栩如生。最后尾巴也出来。这旁边的人就问他说,哎唷,这本来是一块木头,你怎么就能够把它做成一匹马呢?雕塑师说,其实我心中是先有一个相,我心中是先有一个马的相状,然后才把这个马雕出来的。
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心中有一个愿景。你心中设定一个目标以后,你大概所有的修行就都往那个方向会归了。如果你今天想的是匹马,最后你不管怎么做,它一定是一个马,不可能变成一只狗,不可能。你今天发愿做一个人,你所有的修行全部都往这个方向走。蕅益大师讲:发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发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向名利。这个地方就是说,刚开始第一个,你为什么要修圆顿止观,你的目标在哪里,它会构成你未来整个修学的方向,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以不生灭心来当作你的发心。
这个地方等于是标出一个总相。这以下看各别的解释。
癸二、正示审观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正式来说明观察生灭心跟不生灭心的一个方法,应该怎么判断什么是生灭、什么是不生灭?
子一、立喻
【图四】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这以下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明什么是生灭,什么是不生灭。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因果相应的缘故,如是因如是果的缘故,你应当好好地去观察明了这一切有为的器世间,包括万事万物。只要是“可作之法”(可作就是有为的,它有生住异灭,它有生起、有变化、有消失的),只要有生起的,一定会变化,最后消灭。那么这些有为的可作之法,到底有什么东西是不灭的呢?讲到这个生灭之法。
你看,房子盖了,几百年后这个房子消失掉了;一棵树生起来了,没有多久这棵树也消失掉了。这是生灭法。但是,我们终究没有听闻说虚空有烂坏的情况。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不能去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生嘛。它本来就没有生,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变化,最后也就是不会消失掉。
这一段,蕅益大师讲到一个观念,他这一句话的观念叫作“汝当照明” 这四个字。蕅祖说,佛法的修学在于内心的觉悟,而这个觉悟一定要你自己去观照,别人不能取代你。你看佛陀说“汝当照明”,就是说,你应该自己好好去观察,不是我帮你观察,是你自己要观察。你观察什么是生灭的。房子是生灭的,树是生灭的,但是虚空是不生灭的。一种是可造作的,一个是不可造作的。先把这个观念讲出来,而且这个观念是你自己要去观察。
子二、示法 分二:丑一、简妄生灭相合可作喻;子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我们看子二,示法。这个地方的譬喻就正式地把它显示在我们的五阴身心,什么是生灭,什么是不生灭,把前面的譬喻显示在身心世界。这个地方有两段:一,简妄生灭相合可作喻;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看第一段,简妄生灭相合可作喻,就是拣别这个虚妄的生灭,来合前面的可作之法的譬喻。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指妄总标;第二个,约义别释。
寅一、指妄总标
先指示妄相来作一个总标,什么是我们身心世界的妄相。
【图五】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其实这个地方跟前面有关系,就是观相元妄。只要你心中有一个相状,追求一个我相,追求一个人相,这个都是一种生灭的。比方说我们现前的色身:这种坚固之相是地大,包括肌肉筋骨;这种润湿之相是水大,包括我们的津液精血;暖触之相是火大,包括我们的燥热温度;动摇之相为风大,包括我们气息的运转,这个四大的相状。由此四大相互的缠绕、相互的作用而产生一个色身。
就是,你的内心世界是清净本然,怎么就有色身呢?就是你一念妄动以后有四大,四大相互的作用就变成一个色身,有了色身以后就“分汝湛圆妙觉明心”,就产生了区隔。就是,四大跟我们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相结合,就产生了六根的作用,就分成所谓的在眼叫作视,在耳叫听,在身叫作觉,在意根叫察。那么从最初的流转到最后的成佛,就构成一种五重的浑浊之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段也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因为一念的妄动而产生了第八识的相分,就是四大之相;由这个相分的牵动又产生了第八识的见分,而构成一个所谓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因为我们追求相状,就构成一个生灭的开始——阿赖耶识。
寅二、约义别释 分二:卯一、通示浊义;卯二、别解浊名
约着义理来各别解释。这当中分两段:一,通示浊义;二,别解浊名。
卯一、通示浊义
【图六】
先拢总地解释这个污浊之义。前面讲的五叠浑浊,我们身心世界有五重的浑浊相状,先解释什么叫作污浊。看经文。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
“云何为浊?”那什么叫作污浊呢?佛陀说,阿难!比方说有一盆清澈的水,这个水的本质是清洁而没有污垢的(这个“本然”是本来就清洁的)。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清洁的水比喻的是佛陀的法性的五阴身心。“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就在这个清洁的水的旁边有一个大地,这个大地上有很多的泥土灰尘细沙之类。这个是比喻九法界的虚妄的五阴身心。尘土灰沙这一类的东西,本质是障碍的。也就是说,清水跟沙土这两种本质是不互相随顺的,因为一个是无障碍的,一个是障碍的。一个是清净的水,一个是有障碍的沙土。先讲出这两种差别。
这以下就看看这两个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有一个人把地上的泥土跟灰尘拿起来,投到清净的水中,这个时候泥土跟水就混为一体了。它产生什么样作用呢?尘土失去了它的障碍的体性,因为尘土跟水在一起,它也可以多少能够流动;清澈的水也失去了它清澈的本质,因为它的容貌开始变成昏暗,变成迟钝。这个就是污浊的含义。而我们身心世界五重的污浊,亦复如是。
其实这一点在整个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在了解我们身心的污浊的时候,从佛陀这一段经文来看,所谓的污浊是后来才有的,我们本来是一个干净的水。这个很重要。什么叫污浊呢?就是说,我们本来是一个干净的水,后来丢了泥土下去,两个搅拌了,水跟泥土混合以后变成污浊。本来是一盆干净的水,后来丢泥土下去。蕅益大师解释说,其实这个意思就是,清净的水也就在污水当中。我们的五阴身心的确很污浊,但是,离开了五阴身心,你绝对找不到那种真实的心性,因为五阴身心现在跟你的清净本性两个混在一起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清净的水当中有泥土,泥土屑当中也有污泥。这句话什么意思啊?我们起了一个贪欲的烦恼,或者瞋恚的烦恼,这个烦恼当中其实有清净的本性在里面,但清净的本性也有烦恼在里面。
所以,其实佛陀在讲一个观念。什么观念呢?从本经的角度,它不强调断烦恼,断烦恼就完了。你看小乘讲断烦恼,大乘佛法非常反对讲断烦恼。你看小乘佛法,动不动就把第六意识给灭掉。你第六意识会起烦恼,就是你会打妄想,我就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想!其实不是这样子。因为你那个污浊的水里面有清净的水,所以这个很容易错损菩提。
大乘佛法是讲转烦恼。诸位要知道,这个“转”跟“断”是不一样的。烦恼起来你要转它,转念念佛或者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把烦恼的势力转到去拜佛,转到对诸佛菩萨的皈依,对众生的悲愿,这个是个“转”字。这个地方,大家要掌握这个思想。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讲“不迷不取不动”的第一个——不迷?先回光返照,然后再转,把这个烦恼的势力转到三宝的势力去。
佛陀解释这个污浊的意思。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的重点在于:清净的水全部都在污水之中。你把污浊的水灭掉了,清净的水也没有了。
我们现在身心世界啊!你看佛陀前面在讲理想化的佛性的时候,说我们这一念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讲到现实面、讲到人性的时候,佛陀说我们这念心是真妄和合。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那我们要怎么去“转”,这以下的方法很重要了,怎么去转烦恼成菩提。
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讲到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路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