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这一切不过是——何雨柱的即兴创作

与此同时,何雨柱在其搭建的蔬菜温室内种植的稻谷与小麦获得了丰收,吸引了农业专家们的极大兴趣。方教授携农业大学的十名助手亲自前来协助收成,他们先将收获的小麦与稻谷晾晒在阳光下干燥,随后使用石碾处理脱壳,并收集所有的粮食作物。

检查过后,方教授用湿度计检测了稻谷与小麦的湿度——分别是18个湿度单位和19个湿度单位,均超出了国家设定的标准值。重量测量显示,总共有稻谷102斤及小麦100斤。对此成绩,方教授表达了难以掩饰的喜悦:“仅仅一分地的收成,竟能达到102斤稻谷!如果扩大至一亩,岂不是能达到1020斤?真不可思议!”对于小麦,“这同样的一分地能收100斤小麦,换成一亩地那就是1000斤,这简直是个奇迹!”

激动之下面对何雨柱时,方教授更是高度赞赏:“何大师傅,您的这项发现简直是为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带来了福音。这样的高产量良种必须广泛推广。”

何雨柱则谦逊回应道:“方教授,您过奖了,我只不过是偶然从河滩边拾回了一些种子试种而已,真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何师傅,您的成就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不错’。目前,我国普通种植条件下,水稻和小麦每亩的平均产出分别仅约550斤和500斤。”因此,这两种您选育出的新良种直接将这一数字提升了一倍,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方教授继续说道,“我们有义务让它们在全国范围得到普及种植,这样一来,我国整体粮食生产量也将翻一番。那时,民众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人们不必再因食物不足发愁。”

两人畅谈一番美好愿景后,方教授满怀 ** 地带队携带着这批宝贵的种子告别了第三轧钢厂。这场对话,不仅是对何雨柱个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展望。

丁同志也有意跟随导师和师弟们回去参与研究,却遭到方教授命令必须留下来,持续协助何雨柱进行蔬菜大棚的培育。

丁同志感到无可奈何,只能留在原地继续工作。

不过,方教授并未带走所有优良种子,仍然留下了一部分水稻与小麦的种子给何雨柱。

随后,何雨柱和丁同志共同协作,把小麦与水稻的种子悉数播撒在那块两分的农田中。

因方教授他们今晨处理小麦和水稻脱粒的工作,激发了何雨柱一个想法——设计制造一台脱粒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今在广大农村,不论是处理小麦还是水稻的脱粒,大多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动方式。比如北方地区的夏收脱粒工作,这几乎耗尽了农人们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前,需要准备一处打麦场,这地方要用牛或骡马拉动的大石磙碾压平坦,保证不起灰尘。待打麦场准备好后,就是麦子收获的季节。

接着,将收割的小麦用拖车运到打麦场上,再利用畜力拉着石磙重复碾压已摊平的麦秆,从而使得麦粒脱离并掉落在地面上。这时就需要用竹篙将麦秆挑起来,再用扫帚清扫地上的麦粒。清扫的麦粒需要重新在太阳下晾晒,直到彻底干燥后才能入袋存放或送往仓库。

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十分繁复且费时。通常会耗时大约二十多天至一月左右。

若能引入脱粒机,则可以大幅度缩短收获周期,实现从小型半机械化的转变,这将使收获期至少减少一半的时间。这一念头令何雨柱感到极其激动。

顺带提及,技术科室的冯科长托王秘书转告何雨柱,他们已经完整地抄录下了伊万诺夫的工作日志,现愿将其归还于何雨柱,并邀请他方便时前往领取。

离开育种基地后,何雨柱前往技术科找到了冯科长取回了伊万诺夫的工作日志。

对于何雨柱而言,这本书虽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实用性,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价值。但眼下他想要研发自己的脱粒机,这部书籍或许能提供不少灵感和知识。

领回日志后,他与冯科长稍作交流,随即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