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四川话中,白、撇、默、黑、德、特等字为何同韵同调?

3、所有声母为bpmdtl,韵母为ie的入声字,通常在老派四川话中,介母失韵,也读ê[ε]韵,并遵从入声字发阳平调规律。

如:别、撇、灭篾、叠谍、铁贴、列猎等。

声母“n”例外的原因,因为n与细音相拼变为声母?,介母不能失韵。

个别bie/pie/mie音的字,不符合前述介绍,或不是入声字,如苤蓝的苤,发音pê3:或不遵从入声字发阳平调的规律,如“憋”bê1为阴平调,搣mê发阴平或上声。

4、四川个别县市,er音发ê韵。

笔者目前所知两个地方,什邡和射洪,这两个地方算是岷江话片区(距离成都太近,什邡的入声几乎已经不在),它们的方言中,er普遍发音ê,如“二”说成“ê4”。

包括儿化音也成了不标准的儿化音。比如“给我点儿”,四川话一般说“给我dēr”,他们会说成“给我dê1”。

以上,都是一般规律,主要适用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的老派方言。

岷江话片区有普通话的e[?],但仅限于与gkh相拼。

一些老派方言受普通话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比如e独立成音节的鄂鹅娥恶讹俄厄鳄峨噩等,很多年轻人发o音,没有ng声母了;再比如声母为bpmdtl韵母为ie的字,年轻人也发介母i音了等等。

本文的主旨,是认识四川方言特色韵母ê,而不是强制给大家灌输一些规则,包括众所周知的入生字在西南官话入阳平调,文章都提到了是有例外的。

总之一句话,方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逐步融合发展变化。所以有些人会觉得上面的内容,可能存在错误,还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