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苏曳指导洪秀全!对华战争协议!

阿尔伯特亲王是大英帝国的无冕之王。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虽然受到女王的依恋,而且受到了整个王室的尊重,但是在大英帝国境内,他依旧被很多人认为是外人。

而且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位亲王在操纵着他们的女王。

另外,因为他长期受到病痛的困扰,使得他多了几分对痛苦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此时,见到巴厦礼高高举起的双手,还有他手中的玻璃瓶。

就如同看到两只绝望的困兽。

又如同冲向风车的唐吉可德。

尽管他不打算用,但还是上前,亲手收下了这瓶东西,苏曳费尽心力制造出来甲硝唑。

“好的,我收下了。”阿尔伯特亲王道:“两位先生,我觉得你们应该好好去睡一觉。等到明日太阳升起,或许你们又能找到全新的方向了。”

“另外,我真的要迟到了。”亲王笑道。

顿时,巴厦礼爵士赶紧让开了去路。

“亲王殿下,您一定要试一试这个神奇的药物,它一定能给您带来惊喜,您一定会对苏曳爵士刮目相看的。”巴厦礼大声喊道,已经完全失去了应有的风度。

然后,在皇家骑兵保护下,阿尔伯特亲王的马车行驶了出去。

而巴厦礼依旧原地,充满了希望的目光,望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

包令道:“巴厦礼先生,感受到我的绝望了吗?”

巴厦礼爵士道:“包令爵士,我们在走的是一条伟大的道路。你在这里唉声叹气,那伱知道苏曳爵士正在经历什么吗?”

“我们这边希望渺茫,可能根本无法履行和他的密约了。但是他为此,已经付出了一切。”

“他已经得罪了他的皇帝,被冷落,被孤立了,失去了皇帝的圣眷。他已经背负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债务,他已经动摇了十几万家庭前往九江,他已经在整个中国到处奔波,寻找任何可能潜在的合作者。”

“论投入之多,我们比得上他吗?我们投入的,仅仅只是我们的前途。”

“而他投入的,是他的名声,他所有的前途,还有几十万人的命运。”

“相较而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我在中国的时间比在你英国的时间还长,我看中国书籍的时间,可能比英国书籍还要多,我想要送您一个中国的成语,破釜沉舟!”

“包令爵士,我们要去一一拜访我们潜在的盟友了,我们要为履行密约准备了。”

包令爵士道:“可是,我们还没有打动亲王殿下,这个时候就要付出所有的政治资源?很可能会白白浪费的。”

此时,两个人能够拿得出来的资产,大概有几十万英镑左右。

另外,还有青霉素的分销权。

想要在伦敦谈成事情,那就要不断投入,需要花大价钱游说。

所以,要把青霉素分销权让出去部分,要把马来半岛的金矿股权让出去。

按照正常的途径,应该等到阿尔伯特亲王的态度明朗之后,他们这边才开始运作接下来的密约合作。

否则,投入的这些金钱,还有政治资源可能打水漂了。

巴厦礼爵士道:“尽管您没有听懂,但我依旧把那句成语送给您,破釜沉舟!”

“做真正的大事,不要给自己留后路,那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们付出得再多,比得上苏曳爵士吗?”

包令爵士也不知道是被这鸡血打得激动了,还是因为别无选择了。

接下来,他一扫颓废,再一次付出了大价钱,游说伦敦的各个权贵,各个财团。

因为他不被欢迎,成为了很多沙龙,酒会的黑名单。

所以,就自己掏钱办沙龙,办酒会。

资助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换取一次次的政治讲座。

一遍又一遍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话术是现成的,就是苏曳说服他们的那段惶惶大论。

苏曳事后进行了整理,而且写成了英文,总共几万字。

从各方面阐述发展清国对英国霸业秩序的重要作用,发展清国对英国全球市场重塑的重要作用。发展清国对压制霸业追赶者美国的重大作用,发展清国对牵制沙俄帝国扩展的战略作用。

频频和各大财团接触,挥金如土,举办一场又一场派对。

让渡种种利益,吸引各大资本财团上钩。

巴厦礼手中那三百万英镑的票据,就是苏曳千方百计筹集的一千万两银子,一次又一次在公开场合展示。

终于,在伦敦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但是最终!

还是指向了一个方向。

我们就算有合作的意愿,但还是不能和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相悖。

否则那边刚刚合作建厂,半年之后,大英帝国舰队冲上去,直接轰个干净,大家的投资不是打了水漂?

国会这边坚决走战争路线。

那么就希望王室这边,开启另一条备选路线。

只有得到了王室的背书,这种投资才有安全保证。

最终,所有的症结还是转到了阿尔伯特亲王这边来。

………………………………………………

而阿尔伯特亲王,正在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特使会谈。

“亲王殿下,野蛮的清国政府抓捕了我们几十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野蛮处死了马赖神甫,皇帝陛下对此等行径,极度愤怒,已经打算派遣远征军进入清国。”

“甚至,就算在没有大英帝国的协同下,我们也依旧会独立派遣远征军,进攻中……国。”

阿尔伯特亲王温和地听着对方的阐述。

他当然知道,此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日子很不好过,国内反对他独裁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知道多少政治势力反对他的审查制度,反对他压制议会等等。

作为常用手段,就是利用外部战争,凝聚内部意志。

所以,比起大英帝国,法国皇帝更迫切发起对清廷的战争。

“亲王殿下,那群愚昧可笑的清国人,是完全听不懂文明的语言的,唯有枪炮才能让他们清醒过来,皇帝陛下恳请大英帝国加快脚步,加大战争规模,一举彻底摧毁清国的所有抵抗意志。”

“最近清国总督叶名琛,对大英帝国近乎可能的蛮横无理,抓捕,虐待大英帝国的外交官员,并且动用几万军队,试图包围大英帝国的在广州的正常驻军,并且视为巨大的外交胜利,我完全肯定现在整个清国上层都在弹冠相庆,在嘲笑我们的软弱。”

“这一切,都是因为包令和苏曳的谈判,使得清国完全错估了我们的意志。”

阿尔伯特亲王道:“国会那边,已经对这场战争进行辩论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法国皇帝特使道:“是的,我相信睿智的女王陛下,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两国的友谊,一定会让这场战争得到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

“但是除了国会,我们更渴望得到女王陛下和您的支持。”

阿尔伯特亲王道:“女王陛下的立场当然和国会是始终保持一致的。”

法国皇帝特使道:“应该说,贵国国会的立场始终是和女王陛下一致的,女王陛下至高无上。”

………………………………

就如同巴厦礼说的这样,苏曳在破釜沉舟。

第一批六千移民到达九江后不久,八百名新军再一次北上,再一次入京。

这一次,需要带走一万五千名新移民。

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朝内已经有很多声音在打压,消除苏曳的奇迹之名。

说他收复江西,其实没有打像样的战争。

真正的大战,都是湘军打的,苏曳是用阴谋诡计,收复了南昌九江两座城市。

此时苏曳在江西,仅仅只有四五千军队,而湘军在江西,足足有几万大军。

斗不过湘军的。

而且上一场所谓的外交胜利,也根本没有那么了不起。

是英国人本来就怂,本来就是纸老虎。

他们在什么克里米亚战争,已经耗空了国力,印度那边也起义不断。

所以根本无力再打中国了。

说来,朝廷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克里米亚在哪里,什么克里米亚战争,什么印度那边的锡克战争,都是苏曳在朝堂上说的。

这一次叶名琛总督,不但让英国人把军队彻底撤出了广州,而且还扣押了英国的官员,获得更大的外交胜利,简直是为国争光。

打击苏曳的奇迹之名,当然是想要减少民间对他的支持。

事实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原本第二批,应该有一万八千人左右。

最终确实有一部分人,打消了念头。

但最终还有一万五千人,还是远远出乎苏曳等人的意料之外。

那是因为,第一批去九江的人,纷纷往家里写信。

而且,都是长篇大论。

说自己在九江过得太好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

地都已经分到了,田契拿到了。

都是一等一的好田啊。

但是,他们不准备去种地了,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读书。

学习各种知识。

现在工厂还没有建起来,他们就已经拿到薪水了,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

加上安家银子三十六两,又发衣衫,发生活物品,又包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