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帝国分裂!赢缺之大屠杀!

三月二十八。

女皇率领三千人进入镇海城,开始南狩。

申无灼让出了镇海侯爵府,成为皇帝陛下的行宫。

但是,她没有另外建立一套班子,并没有在行宫成立临时内阁,也没有成立临时枢密院。

一切照旧。

而对于皇帝的到来,天水行省的人也很复杂。

因为这些民众也很难接受女子称帝,但是对于皇帝嫁给赢缺,却又乐观其成。

总之很复杂。

他们内心反对,但外在表现不激烈。

当然,他们也不敢激烈。

因为黑龙台的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天水行省,天南行省。

尤其是天水行省,在这里的特务统治,已经将近两年时间了。

天南行省是刚刚成立的,之前是天南道,不久之前皇帝临时从隔壁两个行省划分了几个郡过来。

所以,当皇帝的《天下诏》传到天南行省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巨大的颠覆。

依旧有无数人反对,从贵族到士绅,再到官员,都纷纷反对。

尤其是新划归过来的几个郡,表现得非常激烈。

但……这个行省的总督是曾文岛。

那个酷吏,那个大奸臣。

不久之前,天下无数的官员弹劾他,要皇帝杀了他,挽回江东和江南两个行省人民的心。

但皇帝和赢缺却抗住了所有人的压力,坚决不杀曾文岛,甚至连降职都没有。

曾文岛感恩涕零,心中更加知道,他已经无路可走了。

这一生唯有效忠皇帝,效忠赢缺。

皇帝若输,他曾文岛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他刚刚上任天南行省,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保卫大夏的运动。

因为天南行省曾经是大占王国的领地,大离王国继承了大占王国的所有疆域。所以天南行省的相当部分子民,其实和大离王国是同文同种的。

尤其是不久之前,大离王国二十几万大军北上,夺回了天南道的三个郡。

尽管被赢缺和厉战世子用闪电战击败了,但大离王国还是在天南行省留下了大量的间谍。

曾文岛就职的时候,带去了三千名黑龙台特务。

在皇帝的女子身份还没有被暴露之前,曾文岛就开始了大锄奸。

保卫大夏,清除大离王国的卧底。

但,这种运动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了。

检举揭发,家族连坐等等手段,全部用上。

整个天南行省顿时风声鹤唳。

这其实,就是大清洗。

抓大离王国的间谍是真,但清除异己更真。

皇帝和赢缺的嫡系虽然不多,但管理两个行省,已经完全足够了。

那么就……党同伐异。

所有不支持赢缺的,所有不支持皇帝的,便借着锄奸运动,直接铲除掉了。

甚至,这股运动直接蔓延到了天南行省这边来。

两个行省,杀了一波又一波。

这里面有真的大离王国卧底间谍,但更多是心向芈王的官员士族。

尤其等皇帝的《大诏书》传到天南行省,天水行省的时候。

曾文岛和黑龙台,更是大开杀戒。

直接杀得人人自危。

赢缺和皇帝在其他行省表现得非常宽容,你支持我也可以,不支持我可以,只要比公开反对我,都不会对付你。

但是在天南行省和天水行省,绝对不行。

这是赢缺和皇帝的基本盘,所有人只能拥护。

任何不拥护的人,运气好的人,失去一切,丢掉官职,躲在家中埋怨。

运气不好的人,直接就被杀了。

所以,但皇帝《大诏书》彻底流传开来的时候。

两个行省强大的舆论机器开始运转。

开始攻击芈王,攻击夏桀,开始赞扬皇帝和赢缺的功绩。

尽管在天南行省北部,反对的声音依旧很激烈。

但是,谁露头,就杀谁。

谁露头,谁就是大离王国的卧底,谁就勾结敌国。

看是你的脖子硬,还是我的钢刀硬?

每天杀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杀得血流成河。

不知道多少家族灭亡了。

短短几天时间内,一切消停。

看来是很多家族对皇帝误解了,觉得在夏京反对没事,在天南行省也会没事。

觉得皇帝就是这么宽容的。

但是无数的尸骨告诉他们,你们想错了。

赢缺杀起人来,从不手软!

不计其数的尸体,被秘密运往白骨领的黑暗领域。

甚至都要秘密运输,否则就连白骨领的子民见到了,也觉得触目惊心。

杀得太多了。

所以,这两个行省还没有闹出什么风波,直接就被彻底平息。

而且曾文岛的手段其实非常老辣,对皇帝和赢缺的意志心知肚明。

杀官,杀豪门大族,但不杀百姓,不杀民众。

在保卫大夏的运动中,一旦被抓到,那就是叛国罪。

凡是官员,豪门大族,贵族成员,一律杀无赦,而且株连全族。

但被抓到的一旦是平民百姓,则是当众鞭笞,判处劳役一年。

因为豪门大族被灭的太多了,抄家无数,抄得的田产无数,加上打下了红土领,可开坑良田超过两百万亩。

所以,天南行省和天水行省,马上就要开始更加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

而这一切,都是女皇的仁政。

两个行省,至少有几百万贫民能够获得分田。

尽管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官府的命令已经下来了。

瞬间,民心逆转。

所有的平民百姓,瞬间把女子不能做皇帝抛之脑后了。

纷纷高呼女皇万岁。

谁给我们分田,我们就支持谁。

田地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给我滚蛋。

而此时闻道子的野草书院,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接下来第一批学员就要出来做事了。

他们尽管身体有残缺,但是智商惊人之高。

他们读书三年,相当于别人读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