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仓大甩卖”

小主,

张大凤家虽然也是双职工,可家里有5个孩子,还有两个老人要养,每个月也存不下太多钱。现在大女儿已经11岁,张大凤准备给孩子分房睡,孩子们房间里加张床,把房间隔成两间,两个女孩一间,三个男孩一间。这几样东西都是买给儿子们,几个小子念叨好几次想要收音机了,两个女孩就继续用原来房间里旧的衣柜、床和风扇。

顾染看着买东西时嘴里不离儿子的许婶,心里不是滋味,却也无能为力。重男轻女是这个时代普遍都有的落后思想,许婶已经算好一点的了,虽然偏心儿子,却也没有太苛待女儿,至少家里的女孩都送去读书了,不像李招娣,心都偏到爪哇国了。

第三天中午,在许婶的帮助下,家里的东西都卖的差不多了,加上卖给许婶的,一共卖了一千一百四十元。顾染拿出一千元放进铁皮盒子里,拿上剩余的一百四十元,带上票据出门了。

70年代的城市,以顾染这个后来者的角度看,既质朴又萧瑟,却充满了生命力。人们衣着朴素,建筑颜色单调,街上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商铺,显得那么寂寥;可与环境不符合的是,迎面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昂扬向上,充满了精气神。

这是一个绝处逢生的年代。

顾染按照原主记忆向供销社走去。逛了一圈,买了一双解放鞋,和一双黑色布鞋,,又买了两套深色棉布衣服,准备去乡下干活时穿,一共花了17元。顾染买完衣服本来都准备离开了,想想又买了一斤水果糖,大概100多颗,花了一块钱。

她想着,自己一个人到乡下去,还是低调为好,空间里虽然有些大白兔奶糖,可大白兔奶糖5元一斤,一颗要4分钱,都可以买两小盒火柴了,在乡下太扎眼了。水果糖一分钱一颗,用来人际交往正好,低调又实用。

从供销社出来后,顾染去商场逛了一圈,买了一块上海石英手表,花了一百块。商场逛完,就准备回去了,明天就要下乡了,今天顾染不想做晚饭了,就在国营饭店吃了碗拉面,交了二两粮票,付了五毛钱。这个年代的买东西是真实在,满满的一大碗面条,上面十多片牛肉,顾染都吃撑了。

不过也是运气好,才能吃到牛肉面。这个年代,牛肉稀缺,很难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