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带点肉的,就要贵两文,但无论怎么算,都比自家开火要实惠许多。
吃的好了,人自然就变得健硕,小娃们也长的结实了,人们还有闲钱置办新衣服了都。
周海心里高兴,也怕村民们久而久之就把嫦儿对村里这些恩惠当做理所当然。
所以时不时都要找几家的族老喝茶小叙,提醒他们眼下的好日子都是谁带给他们的,叫他们可一定不能犯糊涂,否则,气恼了嫦儿,人拍拍屁股走了,他们可找谁哭都不知道。
几个族老也都是老人精,回去就耳提面面族人们,一定要记住顾家的好,顾家好了他们才会好。
所以那些没去做工的老人家,平日里也都会往工坊里送些柴火,怕林嫦儿不收,便商量好都是偷偷往工坊的柴火间一放,赶紧就溜,谁见了也不准提。
烧火的妇人通常只觉得今日的柴火好似又多了,心里能猜到肯定是有人偷偷送了,但要说是谁,那是怎么都问不出来的。
如此双向奔赴,竟是连面相都好似温和了许多。
林嫦儿没想这么多,只道:“甭管是哪里来的,打我大嫂,肯定不行。”
牛小梅点头,“那必须的,那几人也是不要脸,好几个打大嫂一个。
“我跟春花虽然是见着大嫂跟他们扭打在一起就赶紧过去了,但是那几个人的力气可真够大的。
“好在大嫂自己有一把子力气在,阿二哥他们就及时赶回来了,否则,定然是要吃大亏的。”
林嫦儿心里记挂的全是顾大嫂,一时也没注意到她嘴里的阿二哥。
反而是疑惑,“巡逻的兄弟们呢?”照之前但凡有生面孔要进村,在村口便是要问清楚身份,才能进的。
牛小梅一顿,道:“今日不是嫦儿姐你们家乔迁么!许是跟着某些贵人的后头进来的。”
林嫦儿“哦”一声,这么说也是有道理,不过寻常人便罢了,若是遇上海寇可如何了得。
这么想着,便转过了弯,到了老宅前。
老宅前已经聚了不少人,巡逻的几个兄弟也过来了,整一个闹哄哄的,好像是在咒骂几个闹事的。
林嫦儿一眼看到人群里由何春花跟王杏儿一左一右扶着的顾大嫂,一旁人群里还立着个轻衫少年,看着有些眼熟。
但这会儿,林嫦儿一心记挂顾大嫂,哪里会多留意什么少年。
“大嫂,你怎么样了!”林嫦儿拉着牛小梅小跑过去。
围在外头的村民见她来了,自觉给让出一条路。
林嫦儿走进去,先看到顾大嫂红肿的脸,散乱的头发,衣服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