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南京皇宫中朱由检皱起眉头,宣大的情况让他非常心忧,于是连忙将杨嗣昌传进宫。
“爱卿呐,你看看这个,建奴欲与朕议和,却又大张旗鼓的入侵宣大,朕怕那个陈新甲顶不住啊。”
杨嗣昌接过这封急报仔细的看了一遍,沉默片刻后出声道:“陛下,这是黄台吉逼您议和呢,呵呵...看来此贼已意识到伪清面临绝境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接着又急切的询问对方该怎么办,而杨嗣昌稍加思索后则表示,眼下江南推行新政事重,京营一定要坐镇此处,陛下可让祖大寿带人支援宣大便是,豪格虽势大,但在关内也只是无根之萍,最多就是烧杀抢掠一阵,见关宁军来了自会退走的。
“只好暂苦一苦吾民了...”
崇祯皇帝默默的发出一声叹息,但他明白杨嗣昌的方案是正确的,江南推行新政已到了关键节点,这段时间累计查抄出近百万两银子,以及规模庞大的耕田店铺,但后果也很明显,那些被逼到绝路的士绅都暴动了好几次,只不过被京营镇压下去了。
杨嗣昌作为执行者,自然集众多怨气于一身,由于在浙直杀的人太多,别有用心之士已给他起了个“杨屠”的绰号,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跪在皇宫外,请求陛下将此獠斩杀!
朱由检对这些情况非常清楚,他在心里无数次的挣扎.质问自己,这新政究竟还要推行下去吗,还要死多少人,将来会不会整个浙直都会视自己为暴君。
而这段时间,新任吏部尚书钱谦溢更是不止一次的弹劾杨嗣昌,言称此人行事太过暴虐,大明迟早葬送在他的手里!
钱谦溢之所以站出来,是因为他本就是江苏人士,岂能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和同门师友被杨屠抄家灭族?另外,还有一大批吓到半死的士绅告状无果,只好携重金贿赂钱尚书,以求大人在陛下那为自己说上几句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