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指点迷津、盏茶论道

翌日,晨曦微露,苏牧缓缓降落于那山峦之间。

虽此势力名曰墨韵阁,却与盛泽郡的天工阁极为不同,其据点也并非单纯的是那高耸入云的楼阁。

单从周遭景观与其内建筑布置来看,更像是东阳县的弦音谷。

其内同样云雾缥缈,溪水潺潺,一片花香鸟鸣的优美景象。

想来各大势力的布置也与其修行道路有关,这丹青一道,自然需要在此等美景中寻觅灵感。

而同样需要艺术气息的弦音谷,应当也是如此。

与其他参与者不同,通过重重盘查后,苏牧并未来到待客区。

而是按照洛阳提供的地址,走入那飞檐斗拱的阁楼之内。

凡墨韵阁弟子,皆有各自的静室供其修行、作画。

其待遇体制与农耕学院近似,如洛阳这般的执事,所占据的静室极为雅致宽敞。

推门而入的刹那,紫铜螭纹香炉中逸出的檀香便缠上袖角。

挑高近两丈的穹顶下,整面琉璃窗贯通东西墙面,雕花窗棂外垂着几簇紫藤,被晨雾洇成朦胧的淡紫色。

东墙悬挂的十二联屏《百鸟朝凤》尤为精妙,每只禽鸟翎羽皆用不同皴法。

西墙的《万里江山图》竟用整幅素绢铺就,墨色云雾在绢帛上诡谲流动,竟似要漫出画框。

最震撼的是中央那张七尺宽、两丈余长的青檀木画案。

如同卧于室内的墨色蛟龙,案面沟壑纵横的墨痕里嵌着碎玉砂,日光斜照时竟似银河倾泻。

两个青竹丝蒲团摆在画案东南侧,这般布局方显巧妙。

既在巨作阴影里自成清净天地,又不至被穹顶悬着的八角宫灯投影干扰。

当穿堂风掠过十二联屏《百鸟朝凤》,那些灯影幻化的游鱼便在地衣金线上摆尾。

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灯影摇曳,还是画中生灵当真活了过来。

浅笑未散的洛阳盘坐于蒲团之上,面前三尺茶案间,越窑秘色瓷茶盏正氤氲着白雾。

茶汤呈琥珀色,盏底沉着半舒展的雀舌,细闻竟混着松烟墨的凛冽气息。

苏牧轻抿嘴唇,这“办公环境”放在学院中,李尘风也享受不到啊!

果然,我们农耕道讲求的就是一个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