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宗伯因为是寒门学子,为官十几载并无寸进无寸进。且子嗣单薄,头上都是两个闺女,年过五荀才得一子。取名贾怀安。
贾宗伯本是对贾怀安期许颇高,谁知贾怀安并不是个读书的料,最终也只考了个童生。贾宗伯又年岁已大,郁郁不得志,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只得告老还乡。回到祖地置办下百亩良田,还有几间铺子。在贾家村也算是小地主了。
贾全松回村后,他重点培育三个孙子,贾全松是家中长子,也是贾宗伯重点培养对象,但因为没有母亲,后母对他比较苛刻,还好有爷爷撑腰,不然怕是十岁都活不到。贾全松在七岁那年考上了童生,便真正入了贾宗伯的眼,贾宗伯对他那是万般宠爱。
然贾全松也没让贾宗伯失望,15岁就考中了秀才,然好景不长,贾宗伯毕竟年事已高,高兴过了头便病倒了。
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又或许是看到自家儿子儿媳对待大孙子的态度,贾宗伯给贾全松娶回了一名女子。此女子家事不详,贾宗伯也没有透露女子的身世,之说是故友之女,临死托孤。但女子容貌倾城,且是知书达礼。
次年贾全松的妻子给他剩下一子。孩子诞生当日,贾宗伯病逝。贾宗伯前留下遗言,给老家贾分家,将贾宗伯给分了出去。
这老贾家怀安育有三子一女。贾家三兄弟都有读书,但除了贾全松其他两个并不是读书的料,再则这贾全松是正式的嫡长子。其他两个是家怀安填房生的嫡次子。自然也就不受宠了。分家其实也就是将贾全松一家分了出去。
而且贾宗伯将一半的家产分给贾全松。剩下的两兄弟跟老人一起过,不分家。
这家一分两家就有了芥蒂了。但没人敢不服气,毕竟是老人的遗言。其实吧!贾宗伯就怕自己儿子后来那个填房,戳磨他的大孙子和孙媳妇。也怕他儿子拎不清拖他大孙子的后腿。
分家后贾全松搬出了贾家,在村西头建一个大四合院。相对于老贾家的小四合院来说,那是要阔气不少。贾家娘子也是个能人,经营铺子有一手,不出几年就又置办不少庄子铺子,且他们还搬到了城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