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训练加倍

而且上回去陈家村之时,他还特地跟洛初兄讨论了关于《大学》这本书的一些见解。

结果随着两人讨论的深入,苏钰发觉自家师傅给的这本书的注解,写的十分精妙,有自己的看法,又不落俗套,还符合当朝的一些规则总体方针,让苏钰直接少踩了许多坑,要是能每本书都给他来一本带注解的就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撇开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苏钰继续拿起来下一本《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一章的时候苏钰还觉得不难。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段苏钰就有点不明其意了,不过《论语》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还是去问问师傅,还有没有注解本,免得在这里胡乱揣测,耽误功夫。

他走至师傅休息的客房,苏钰敲敲门,“师傅,在吗?”,敲了一会也没见有人来开门,苏钰想,难道师傅回镖局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