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谷村农产品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王大山心里却始终有个疙瘩。
虽然村子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村里的基础设施却依旧十分落后。
道路崎岖不平,每逢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游客的来访。
而且,村里的电力供应也不稳定,时常停电,这对食品加工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清晨,王大山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那条通往外界的小路,眉头紧锁。
秀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走出来,心疼地说:“大山,又在为村里的事儿发愁呢?先把早饭吃了,身体可不能垮了。”
王大山接过玉米糊,喝了一口,说道:“秀兰,你说咱村这路和电的问题,要是不解决,以后可咋发展啊。农产品运不出去,游客也不愿意来,这可咋办呢?”
秀兰坐在一旁,想了想说:“要不咱找村民们再商量商量,看看大伙有没有啥好主意?”
王大山点了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就召集大伙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吃完早饭,王大山敲响了村里的大喇叭,召集村民们到村公所开会。
不一会儿,村公所里就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的现状。
王大山站在众人面前,神情严肃地说:“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和大伙说说咱村的基础设施问题。这路和电,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咱们村的发展了。大家都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
老张叹了口气说:“大山啊,这路和电的事儿,咱们也不是没想过。可这得花多少钱啊,咱们村哪有那么多钱呢?”
这时,小虎站起来说:“王支书,我觉得咱们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同时发动村民们投工投劳。大家一起出力,总能把这事儿办成。”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又有人提出疑问:“就算能申请到资金,这工程该怎么弄呢?咱们也没经验啊。”
王大山沉思片刻,说:“这事儿我也想过。咱们可以请专业的工程队来帮忙规划和施工,咱们村民就负责打下手,出点力。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省成本。”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由王大山负责向上级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同时组织村民们做好投工投劳的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山四处奔走,准备申请材料。
他一趟趟地跑县里,向政府部门详细汇报翠谷村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支持,申请到了一笔可观的扶持资金。
有了资金的支持,修路和改造电力的工程正式启动。
王大山每天都守在施工现场,和村民们一起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