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央选的含金量

老汉收拾了一番自己胡思乱想的脑子,苍老黝黑的面庞上挤出几分憨厚的笑容。

身材更为高大健壮些的儒生答道:“我俩路过此地,想向附近这人家讨杯水喝来着,敲门无人,我俩便过来问问。”

“老伯您家这地是?”

看着两个后生望着自家地里被糟践的麦子,老汉的脸上也再次浮现几分心疼的愁苦,他当然知道两个后生的意思。

马上是秋收了。

朝廷要组织清丈及核税,在这个关头提前收割或是朝见麦田,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可是个中缘由,他又怎么能,怎么敢说出口呢。

老汉打了个哈哈,和自家儿子儿媳打了声招呼,上了田垄就要领他们回家里喝水。

两个儒生对视一眼,都察觉到了个中所藏的隐情。

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便默契的编织好了一个新的身份。

出来游学历练的儒生。

毕竟试科举已经开了两轮,个中策论的导向都紧贴时政。

足以看得出来,当今太子殿下的务实。

身为预计报考明年春闱的儒生,自然要时刻紧跟大明国策,亲眼看看田亩清丈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对老百姓的利弊影响,方能在明年春闱考卷上言之有物。

这样的说辞,还有贴地气的关怀。

以及有意引导,吐槽着这一路上,他们在各地见识的风土人情,以及这风土人情下隐藏的各种腌臜到不便言表的龌龊,终于是让老汉将戒备的心放了下来。

确认这两人应该不会是那些个村霸泼皮留下来的眼线了。

老汉这才开了口,对近些天来的遭遇,发出了无奈的控诉和挽叹。

一边说,一边也感慨,同人不同命。

新野县到底只是个下县。

穷乡僻壤的。

莫说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做官,就是朝廷安排退伍的老卒都不愿意到新野来落户。

而就隔着几十里地的另一处上县,那里的某处村落回乡了一位退伍老卒,不仅带着太子殿下指派朝廷下发的抚恤,每日给大家伙念报社送来的报纸,时常还能与下乡的衙役,小吏说得上话。

各种时政,好处,那是一个不落。

哪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