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内河拖船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1608 字 3个月前

所以一开始为了能够在吃水比较浅的小河使用客轮,一般都只能使用小船,但是运货量也不大,导致运输成本比较高。

后来武昌造船厂特地退出了这种拖船系列,以往的轮船都是一个船体,蒸汽机在里头,也往上运输货物。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搞了个只有蒸汽机,不运货的拖船出来,船只因为不需要其他空间,所以小小的船体里就能塞下很大的蒸汽机。

后头则是拖一艘甚至好几艘只有空壳,用来专门装货的船体。

大体上就跟火车差不多!

这种拖船虽然使用起来其实也挺麻烦,而且风险也有,但是却广受欢迎,主要就是运输成本低,非常低。

如今很经常可以看见在一些小河流、湖泊上,看见一艘拖船带着好几排的无动力货船慢吞吞的前进,别看人家慢,小,但是装货量往往是有数十吨甚至几百吨呢。

这种能够运输百吨货物的拖船队的造价加起来顶多也就两三千元,但是一艘载货百吨的蒸汽货轮,少说也得七八千元呢。

而大唐帝国的这种小河流、小湖泊到处都是,别说江南了,就算是偏僻的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北方草原、东北等地区都是有的。

在铁路无法抵达的内陆地区,内河运输就是成为了最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远洋、沿海、内河、火车这些运输方式,让帝国内部的交通往来变的方便而快速。

对此,吕振江是深有感触的,他九月份的时候回了一趟老家,把家人接到了上海来,这往返几千里呢,但是也就只用来十天左右。

然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在北海处理完后又是跑到了辽东省釜山港去筹备新的办事处,他准备扩展业务了,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釜山。

依托着北海省以及辽东地区的生丝,釜山也是北方诸省里比较大型的生丝产地,如今吕振江的贸易公司主打的就是缫丝厂里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耗材,加上北海和辽东就隔了一个北海海峡,所以吕振江开辟新市场的时候,第一个就是选择了辽东省。

当然了,这也和辽东那边竞争不大的关系有关。

这个时候,如果他敢跑回江南、浙江两地竞争的话,估计会死的很惨。

在釜山待了三天,留下人处理后续事务后,他又是乘坐火车跑到了沈阳见了当地的一个供应商,敲定了一份代理合同。

然后才是继续乘坐火车南下,来到了天津,又是拜访了几家公司后才是乘坐客轮南下返回上海。

这一个月里,他往返奔波万里,辗转北方诸省,但是真正用来路上的时间只有一半左右。

这种效率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

有时候吕振江也是觉得,最近十多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变的都有些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