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准备辞职的刘涛

"我没糊涂!"刘涛看着父亲斑白的鬓角,"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真的想试试。"

刘元山沉默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良久,他叹了口气"我这是作孽啊,养了个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刘东看着父亲和弟弟的争吵并没有出声制止。但他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突然感觉鼻子一酸。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观念和情感的碰撞。而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样的碰撞,每天都在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良久,他才笑着站起身说“爸妈,你们别激动先坐下听我说。

刘元山生性倔犟,但现在老大的话在家还是有一定份量的。必竟这是全家人的骄傲,是真正的战斗英雄,现在不知道儿子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但终归是国家的人,这也是老刘家最体面,最引以为豪的事。

“爸,老二说的对,现在一劳本神的守着工厂混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不看出身看本事。中央都说了,要鼓励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补充,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咋,那国家就不需要工人在工厂做工了,现成的铁饭碗多稳定,这以后要是政策变了,你哭都找不着调”。

刘东笑了笑耐心地向父亲解释:“爸,你不走出去不知道,现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只有咱们东北这边还是一成不变,都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南方经济发展的特别快,人们兜里有了钱,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一个个都特别精神。”

“嗯”刘元山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但脸色却缓和了不少。

刘涛一看大哥支持自己的行动,脸上顿时露出一片喜色,目不转睛地盯着刘东听着他说话。

“爸,我这次回来也是抱着让弟弟出去闯一闯的想法,外面的世界现在真的是有太多的机会了。并且南方人对咱们东北的土特产特别感兴趣。像人参、鹿茸、黑木耳等等这些,在咱这边烂大街,便宜得要命的东西在南方可稀罕了,而且价格也高,咱/们这边的山货遍地都是,收购起来也没几个钱。咱们只要能把东西运过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接着,刘东又说出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和数据,详细地分析了市场前景和潜在的利润。

刘元山听着刘东的话,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刘东继续说道:“爸,咱们不能一直安于现状,得勇敢地尝试一下。就算失败了,咱们也积累了经验,以后还有机会。但如果成功了,咱们家的生活就能彻底改变”。

“那,那得多少本钱呢?”刘元山口气终于松动了,但还是有些顾虑。家里这些年省吃俭用只攒了一万四千元钱,那是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用的,老大都二十四了,早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

“怎么也得四五万块钱吧”刘东粗略的估计了一下随口说道。

“多少钱?”刘元山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四五万啊,怎么了”刘东疑惑的问道。

“四五万”唰的一下刘元山的血压顿时就上来了,涨的满脸通红,“扑嗵”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王玉兰也傻愣在那,刘东轻描淡写的四五万块钱他们一辈子都没攒那么多,直接颠覆了他们的认识。

“咱、咱家也、也没有那么多钱啊”刘元山喃喃的说道。

“爸,这个不用家里,我都给弟弟准备好了”。刘东淡淡一笑。

“你哪来的那么多钱?”刘元山攒了一辈子才攒了一万多块钱,根本不相信儿子年纪轻轻的就能有好几万。

“爸,我工资比你高,一月三百多呢,出差还有补助,这补助比工资都多,这几年我都攒着呢,一分钱没花。弟弟的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明天就让他辞职,趁我在家和他好好合计合计”。

“你们哥俩折腾吧,我不管了”刘元山慢慢的又倒了一杯酒,突然觉得一种无力感,这才感觉到孩子都大了,已不用在他的肩膀下躲避风雨了。

刘东看看吃得差不多了,起身说道“我去结账,早点回家休息,小妹明天还有一天考试,必须养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