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柴点火,吹了几口后,小灶冒出了阵阵白烟儿。
二丫手里捏着一根小干柴当作烧火棍,蹲在一旁瞎鼓捣着。
只是她待在下风口,被柴火起的烟熏得直眯眼。
小月见了,端着洗净剁好的鳖肉,脸上有些哭笑不得,随即让大丫把她拉起,挪个位置。
母女三人围着小灶忙活着,添柴,加水,加肉,放料。
砂锅里翻腾热气让她们十分开心满足。
不到一会,大年回来了,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呢。
“爹爹!”
二丫眼睛尖,一边喊起大年,一边扔掉手中的烧火棍儿跑了过来!
“你们在干啥呐?烧啥好吃的?”
大年笑着抱起二丫,走到了院中小灶边。
得知娘几个在炖鳖汤,大年上前闻了闻味儿,转身回到了自个屋里。
才出门,就看到院门外站着翠儿和她俩孩子。
“李姐夫,你回来了啊!”
翠儿牵着孩子进了门,笑着与大年打起招呼来。
俩孩子是去年生的,都快一岁了,被翠儿牵着小步慢走着,小小的眼睛看着大年家的院子,满是天真疑惑。
二丫见了,从大年身边走上前,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弟弟妹妹,随后还比了比身高。
大年把翠儿迎到院子边上坐下了下来,小月擦擦手,帮翠儿牵了一个孩子。
聊了一会,翠儿说了事儿。
原是自家爷们张枣这几天得了风寒,咳得厉害,不能下水,也就不能参加嶂河秋捕了。
“哎……今年收成一般,日子难熬,本想着李姐夫张罗了后头捕鱼,能去混个人头挣点钱呢,谁知道……”
翠儿说完话,不禁抽泣了几声,把身旁的孩子往自己怀里挪了挪。
大年听这话音,心里也明白了翠儿来这里的目的。
现在村里能出力的人都去捕鱼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她们除了日常家务,也会煮好饭食,到了饭点后送到嶂河边上给自家男人吃。
大年想了想,看着大丫二丫在小灶边蹲着拨弄柴火,对翠儿说道:
“行,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今儿太阳落山,你跟张枣兄弟来一趟,我这有活儿给你!”
“真的啊?那……谢谢李姐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