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两年的?!”
不知道哪位领导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惊呼,随后大家互相看了看,再次进入了沉默模式。
张伟当下心里一沉。
这明白这是嫌多,绝大多数不是很同意啊。
自己还是要好处要多了?
之所以张伟提出减免两年的承包费,是经过仔细考量的。
首先把员工培训到能适应高水准安全生产的水平,确实很难。
这个从领导们的反应就能知道。
张伟一说,大家立刻get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几乎没什么阻力就同意了。
把培训员工代替招聘,列为第一个节点的考察任务,还主动提出了增加时间。
这说明领导们,对当前矿场工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是很了解的。
这就像短期内把一个小学三年级水平的学生,短时间内提升到能做初中题目一样。
实力之间,差距很大。
当然,如此巨大得难度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
对于张伟来说,一切水到渠成,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阻力。
这是因为他把功课做到了前面,第二次面试就用背诵安全生产条例这个规则。
对鱼龙混杂的求职者进行了一个筛选。
能留下来的,都是得分高的工人。
而得分高的工人有个特点,首先就是学历普遍偏高。
即便是学历不是很高,起码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要不然不可能三天就能在安全生产条例考试中,分这么高。
即便是简化过的安全生产条例也不可能。
诚然,这种用考试来筛选人才的方法,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但全世界的国家筛选人才都用这种方式,这就说明了一点。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才筛选方法。
几年前都没找到。
而考试这种筛选方式,已经是当前人类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大家用成绩说话,相对公平。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不少是上学考试不行,早早辍学却能赚大钱的人啊。
这不恰恰说明考试不能筛选真正的人才吗?
其实这种观点是很偏颇的。
第一,赚钱多少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甚至不应该成为重要标准。
那些可能没赚到那么多钱,却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比如教师、医生、科学家。
才是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人才。
第二,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纯纯的幸存者偏差,看问题比较主观。
早早辍学赚到大钱的人,真的没那么多。
很多时候都是偶尔遇见甚至听说到一两个这种情况,因为他足够的反差,反常,所以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