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大章。年号升平,姜昭是兵部尚书,文光是户部侍郎

“......”

一声钟声响起,大典彻底结束。

周宋年号改为升平。

升平初年,姜昭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兼兵部尚书,辅佐太子处理政事。

文光被封为户部侍郎。

他们父子俩几乎把兵部以及户部的大权统管过来了。

姜昭担任兵部尚书并且兼任骠骑大将军,众人倒是没什么意见。

虽然姜昭是个亲王,这样有拥兵自重之嫌,但是太子信任姜昭,而且姜昭之前才干也冠绝京都,并非一开始大家认为的无用皇子。

他担任兵部尚书和骠骑大将军,众人完全没意见。

只要皇帝不觉得姜昭会篡位就行了。

皇帝信任他,其他人也没什么可舍不得的。

但是这个文光小世子是怎么回事?

文光小世子怎么还当上户部侍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姜昭和文光小世子都出自九皇子府,也就罢了......这文光小世子如今才15岁呀!

长安大长公主和他是一同出生的。

文光小世子刚刚15岁,就参与朝政之事,能参明白吗???

如今年纪这么小就让他当户部侍郎,众人一开始是有意见的。

但是户部侍郎姜文光上任后,直接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把科举制改革了,分为南卷和北卷。

南卷由南方来的学子统一做试题,北卷由北方来的学子统一做试题。

文光当时在朝堂上是这么说的:“南北两卷之所以分开来考,是因为南方的学子和北方的学子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水平各有差异。”

“一般来说,往年科举三分之一都是北方来的学子,剩下的则都是南方来的学子。”

“既然如此,那对北方的学子恐怕不太公平。”

“北方本就贫瘠,不如江南一带富庶。要是咱们不在各个方面帮帮忙,恐怕是不行的。”

听着这话,让人觉得很有道理。

朝堂上的大臣本来想弹劾文光小世子几句的,但是瞧着大部分臣子都已经同意了,于是他们就都沉默了。

这一改革制度,太子和姜昭他们也是赞同的。

朝堂的大臣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其实也是赞同的,于是这么一个改革制度就彻底应用了下去。

应用的第一年,这制度效果特别好,很多北方来的学子都被提拔上来,他们非常感谢文光小世子。

于是接下来就没有人再说文光的不是了,当户部侍郎就当户部侍郎吧。

接下来皇帝倒是也把他放到别的地方、别的职位历练,文光小世子都做得很好,和他爹还有他的舅舅配合得特别默契。

”......”

还有陈泊,陈泊如今是大理寺丞,统管大理寺并且兼任刑部尚书一职。

这刑部尚书一职,众人自然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他比姜昭还要严厉,所以他当刑部尚书,朝臣们根本就一个屁都没敢放。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多。

这一日,陈泊在宫门外等着姜昭以及文光小世子下朝。

姜昭和文光小世子一出门,就见到陈泊已经在外头等着了。

文光小世子今日穿的一身朝服,更显得身姿高大。

虽然这孩子不过15岁,但是和他爹已经一般高了,甚至以后还有望超过他爹呢,而他爹如今也是一米八的大高个。

这孩子长得个头如此之高,陈泊看他都须得微微扬头。

陈泊摇头一叹,这孩子个子高,姜昭和陈知宁的基因也很好,姜昭的高鼻梁以及高个子都遗传给了文光小世子,陈知宁温柔的眉眼,让文光小世子看起来长相精致但却不女气,一股英武之气十分引人注目。

文光小世子如今虽然年纪小小,但是朝中已经有不少大臣,在替文光小世子以及自家女儿说媒了。

有的时候,还会有意无意地跟姜昭和陈知宁搭话。